皮肤病之药疹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http://baidianfeng.39.net/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系指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内脏器官组织,甚至危及生命。

一、临床诊断要点

1.各型药疹共有的特点(1)有明确的用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发病在用药后

4~20d,再次用药后可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发病。药疹的发生与药物的剂量及其药理作用无关。

(2)突然发生。皮疹色泽鲜明(如鲜红、紫红色)、一致;除固定性药疹外,一般多为对称性、广泛性分布。

(3)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灼热感,严重者可有疼痛。多伴有发热、关节痛、疲乏不适等全身症状。

2.不同类型的药疹诊断要点

(1)固定红斑型局限性圆形水肿性红斑,呈紫红色。可行成大疱,边界清楚。损害常为单发,可多发。病损多发生于日唇、外阴等皮肤黏膜交界处。愈后遗留棕褐色或灰褐色色素凯着斑。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巴比妥类药物引起。再次用药在

原病损处出现同样损害。

(2)荨麻疹及血管水肿型皮损似急性荨麻疹,但持续时间长,自觉瘙痒。常由青霉素、血清制品、(痢特灵)等引起。

(3)湿疹皮炎型

皮损类似湿疹。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结痂、鳞屑等多形性皮疹,常泛发、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常由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引起。

(4)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皮疹初为鲜红色或紫红色斑

片,很快融合扩展,迅速遍及全身。红斑上发生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易出现糜烂、大片表皮剥露。鼻、眼、口腔、食管黏膜均可受累。胃肠、心、肾、脑等脏器可同时被侵犯。

(5)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又称发疹型药疹)散在或密集,红色、针头大的斑疹或丘疹。对称分布,以躯干为多,皮疹似麻疹或猩红热,但皮损较多,色泽更鲜红,瘙痒更剧烈。全身症状

较麻疹或猩红热轻。常由解热镇痛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引起。

(6)光敏皮炎型服用光敏性药物,再经日光(紫外线)照射后发生。皮疹形态呈湿疹样。暴露部位皮炎较重,但远隔部位亦可发生。停用药物后,反应可持续几周。再次使用致敏药物,经日光照射,在48h内皮炎可再发。常由四环素、灰黄霉索、磺

胺类药物、磺脲类药物及酚噻嗪类药物引起。

(7)多形红斑型蚕豆大小的圆形水肿性红斑,中心紫红,可有水疱。对称分布,好发于四肢伸侧、躯干。重症多形红斑型常累及口腔部位的黏膜,泛发全身,出现大疱、糜烂。全身症状严重。自觉瘙痒或疼痛。常由磺胺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及解热镇痛类药物引起。

(8)剥脱性皮炎型

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尤其面部水肿显著,继之出现表皮剥脱,多伴高热、寒战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该型药疹潜伏期多在20d以上。病程可持续1个月以上。常由巴

比妥类药物、磺胺类药物、苯妥英、保泰松、砷剂、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引起。

二、鉴别诊断在临床上,对发疹型药疹,应特别注意和一些发疹性传染病相鉴别,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药疹需与麻疹或猩红热相区

别,除皮疹外需注意全身情况,特别是后者所特有的一些特征,再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区别。

三、治疗

1.治疗原则

①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如果患者原有疾病较严重,停用原来应用的药可影响病情,应该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权衡利弊,做出是否停药或换用化学结构不相关、较安全并有相似药理作用的药物的选择。

②有些类型的药疹,病情严重甚至危重,应及时诊断,及早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失去救治的时机。对严重型药疹,要立即进行抢救,如抗

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③促进致敏药物的排出,可多饮水或输液。

四、预防与调护

①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药物,以减少发生过敏的机会,包括外用磺胺类药物、青霉类、抗组胺药等。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抗血清等应用前应做皮肤试验。

②药疹患者治愈后,不但要告诉患者,而且要在其病历上写明以后禁用该致敏药物。由于重症药疹可危及生命,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若以往对某种药物已发生过敏者,切勿再

次使用,包括与该药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因其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6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