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温多雨蚊虫易孳生,这些登革热防控
台风“山竹”过后
有那么一丢丢的清凉
然鹅,白天气温依旧较高
阵雨,太阳雨,雨水天气给大家带来了
炎热、闷热、湿热……
还有一种热要提高警惕
那就是登革热
最近登革热的势头越演越热
↓↓↓
持续高温多雨,
适合蚊媒孳生,
白云区登革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当然也不用太过紧张
白云区调整建立登革热防控模式
登革热暴发点疫情有所控制
笔者了解到,9月13日,市政府启动了全市登革热疫情应急Ⅲ级响应,市卫计委、市疾控中心驻点白云区,对白云区登革热防控工作给予帮扶和指导,并调派了市应急消杀队伍,支援登革热疫点消杀工作。
白云区结合实际,调整建立了白云防控模式。建立精细化网格防控模式和组建卫生疫情处置应急队伍。另外,白云区还加密了蚊媒监测频次,扩大了监测覆盖面,目前已累计对逾个各类监测点进行蚊媒密度风险评估。目前,数个暴发点疫情较前期有所控制。
钟落潭镇工作人员入户宣传,提醒居民清理室内积水。
下一阶段,白云区将继续加大黄石街、嘉禾街、鹤龙街、景泰街、三元里街等交界连片街道的疫情防控力度。
近期高温多雨适合蚊媒孳生
全民动员消灭一切蚊虫孳生地
近期,白云区持续高温多雨,适合蚊媒孳生,登革热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白云区疾控专家提醒,要全民动员起来,清除室内外所有积水,消灭一切蚊虫孳生地。
白云区疾控专家强调,全民动员起来,持之以恒翻缸倒罐,清除室内外所有积水,消灭一切蚊子幼虫孳生地是目前最主要的预防登革热的措施。
有关工作人员清理室外积水。
钟落潭镇还组织消毒站,对钟落潭村三社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喷杀。
据了解,当前白云区已以每周五全区防蚊灭蚊爱国卫生统一行动为抓手,以村居为单位,全区统一上午着力搞卫生、清积水,下午重点进行成蚊灭杀,有疫点的防范疫情扩散,无疫点的防范疫情发生。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出动工作人员6.1万人次,环境整治面积约万平方米,处理阳性积水余宗,消耗药品约32吨,消杀面积超过万平方米。
当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
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
清除室内外所有积水,
消灭一切蚊虫孳生地。
接下来是小编科普时间
重新认识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但并不是所有的发热、皮疹都是感染登革热。登革热的发热,说的是突发高热,体温在39℃以上,一般持续3-7天的;皮疹则为多样性皮疹,如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针尖样出血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等,主要分布在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5天。
“除了发热、皮疹等症状外,还会伴有头痛、眼眶痛、关节痛‘三痛’和面、颈、胸部潮红的‘三红’现象,以及皮肤黏膜出血点等症状。”白云区疾控专家提醒,登革热的临床表现还分为轻型登革热、重型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其中重型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的病死率高。
如何预防登革热?
“伊蚊的生长周期为15天,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卵、幼虫、蛹三个阶段大约7~10天,必须生活在水中,一旦离开水,伊蚊的生命链被打破,就无法繁衍后代。”
控制和消灭伊蚊是当前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
白云区疾控中心提出的登革热科学防控三部曲,就包括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
1清积水
清积水、消除伊蚊孳生地的工作最艰巨,要彻底清除蚊虫的孳生场所或杀灭幼虫,这就需要人人动手,翻盆倒罐,清理种种人为积水和小型容器积水,各楼层、地下室、尤其是天台、村居下水道及沙井口的积水也要及时清理。对于不能清除的有蚊幼的积水,必须投放有机磷缓释剂或生物灭蚊幼剂。
2灭成蚊
至于灭成蚊,就要采用器械和卫生杀虫剂喷杀。
3防叮咬
要防叮咬,在室内最好装纱门纱窗、挂蚊帐,使用灭蚊灯、电蚊拍等,在户外则需要涂上驱蚊水、液体蚊香等,并穿上长袖衣裤。
新闻优选
1.白云河长请接任务单!广州发布第1号总河长令,河涌要这样整治……
2.重磅!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已出台,白云乡村将迎来大变化!
3.便民!神山仙苑直街实现硬底化,神山二小、神山中学学生、附近街坊走起来更舒心
文
张苑云
图
张苑云部分源于网络
通讯员
黄瑞典
编辑
欢欢小兰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8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