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熊幼儿园春季常见传

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20/6012483.html

智慧熊幼儿园

春季常见传染病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各种传染疾病进入高发期

为了让孩子们在这

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健康成长,

智慧熊幼儿园现将春季传染病预防分享给大家,

一同做好幼儿春季保健工作,

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诺如病毒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科的病毒,以前也称之为“诺瓦克样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影响胃和肠道,引起胃肠炎或“胃肠流感”。也是一种可以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毒。诺如病毒的感染对象主要为成人和学龄前儿童,天气寒冷的季节容易发病。“胃肠流感”不同于流感病毒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流感。

诺如病毒临床症状

1、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

2、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

3、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特点及流行特点

1、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高发,传染性极强

2、传染源:人类是人诺如病毒已知的唯一的宿主,感染发病后2~5天是排毒高峰期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4、类别多样,变异频繁

5、有限的免疫保护,通常不会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所以人体不会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感染主要原因有:

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或饮料。

2、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3、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等。

诺如病毒的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应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减少外出耍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

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庭预防:

①洗手。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要洗手,

②食物,特别是海鲜贝类,煮熟再吃。烧烤、火锅也要注意熟透。

60摄氏度30分钟、冷冻数年不能杀灭病毒。

③生吃瓜果要洗净

④要选用卫生合格的桶装水,喝开水

⑤如果家中出现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患者,应给患者安排独立的饮食用具及生活用品,尽量不要与家人密切接触,患者发生呕吐或腹泻后,应及时消毒并清理排泄物。

含氯消毒剂(84或者漂白粉)消毒,氯浓度mg/L~mg/L,时间30min。酒精、酸、碱都没用。

⑥家庭中成年人出现腹泻后,应由其他人来做饭,以免出现传染。

轮状病毒

什么是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导致腹泻的病毒之一,也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因腹泻主要最常见的病毒。因其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圆球状,中间的壳体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呈放射状排列,外壳类似车轮外缘,形状极像车轮,故名为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的临床特征

潜伏期1~3天。病程通常在1周左右。2岁以下儿童症状较重,大龄儿童和成人多为轻症。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发热、恶心。继而腹泻,粪便多为水样便或黄绿色稀便,每日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死亡。部分患儿可出现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轮状病毒的预防措施

物体表面消毒可使用95%乙醇擦拭。接种疫苗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食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采用防蝇罩,防止苍蝇、蟑螂叮爬食物。

猩红热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scarletfever)是由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颊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少数患者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发病年龄以3-8岁儿童为主。潜伏期1-7天,一般为2-3天。

猩红热的传播方式

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皮肤伤口传播或母婴传播。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

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9℃左右,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

咽颊炎:咽痛,颈部淋巴结肿大

皮疹:发热24小时后开始,始于耳后、颈部及前胸,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肤呈弥漫性充血潮红,期间有针尖大小充血性红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2d~5d后皮疹消退。疹退后皮肤有脱屑或脱皮。

猩红的典型临床特征

皮肤皱褶处可出现“巴氏线”。面部充血而无皮疹,同时有“口周苍白圈”。

病初起时出现“草莓舌”,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2d~3d后白苔开始脱落,成为“杨梅舌”。

猩红热预防措施

平日里的生活用品要注意消毒,要经常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流动。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要多吃一些高蛋白的营养物质来增强身体抵御病菌的能力。

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是近几年我国报告数量最多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主要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传染源咳嗽、喷嚏产生的飞沫进行传播;

接触传播:易感者直接与病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体液接触称之为直接接触;易感者接触病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触碰过的物品而感染的接触方式称之为间接接触。

手足口病的典型临床症状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洗手等;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家庭成员个人卫生;

保持家中室内空气流通;

流行季节尽量不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尽量不与居家隔离观察的托幼儿童接触;

家长每日晨起观察孩子的体温和精神状态,检查手、足、口和臀部是否有皮疹或疱疹,及早发现异常,尽早就医。

预防小口诀

饭前便后要洗手

海产鱼虾要煮熟

生熟食品要分开

居室环境要卫生

出现症状要隔离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进

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更美好的环境。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7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