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进入冬季,气温忽冷忽热,病毒开始肆意流行,流行性疾病也进入高发期。对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来说,一些细菌、病毒便会趁虚而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吧!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3到5岁幼儿普遍多发,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二、麻疹

麻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麻疹病毒引起。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要对麻疹患者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应一直与外界隔离直到出疹后5日,病情严重者要隔离至出疹后10日。

2.未患过麻疹的人群要及时接种麻疹疫苗,有效预防麻疹的发生。

3.麻疹疫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尽可能的降低接触麻疹病毒的可能性。

4.要经常对衣物和被子进行消毒,室内要保持通风。餐前便后要认真洗手,进行合理的饮食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5.一旦发生咳嗽和发烧等症状,要尽快就诊。

三、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儿童:呕吐为主

成人:腹泻为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预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四、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为发热、咽部红肿、疼痛、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色皮疹和疹退后脱屑等。少数患者恢复期可出现变态反应引起的肾炎风湿热等非化脓性并发症。

传播途径:

猩红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飞沫,直接和病人接触,皮肤伤口感染等途径进行传播。

主要症状:

主要的表现是有发热、皮疹草莓舌或杨梅舌的症状。通常发热是以高热为主,并且呈持续性,体温可以高达39.0℃,有部分患者可以伴随头痛以及全身不适的症状。另外,患者还有咽痛,以吞咽时症状明显。对于皮疹,患者常发作,其在发热后的1天内开始出现,由耳部、颈部以及上胸部开始逐渐向全身蔓延,皮疹比较典型,呈现弥漫性、充血性针尖样大小丘疹为主,常伴有明显的瘙痒感。患者舌头由于表面舌苔脱落,可以呈现出红色的光滑舌面而称草莓舌。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十分普遍,普通人皆易感染,感染后产生两类免疫,即抗菌免疫和抗毒免疫。

预防措施:

1、对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猩红热流行期间,对疑似患者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2、于猩红热病人密切接触的,应该严密观察7到12日。流行期。

3、避免带儿童到公共场所。

给家长的温馨小提示

1、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2、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可增强幼儿自身免疫力。冬季,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幼儿与不进行户外活动的幼儿相比,感冒发生的概率明显低很多。

3、每天入园前请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8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