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屿秀光幼儿园关于春季传染病知识普及
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诺如病毒等。这些传染病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人员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较容易传播,会对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一、流感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预防措施1受种者了解传染病疫苗接种相关知识,携带相关证件,接种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到接种门诊要戴上口罩;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2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3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二、手足口
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医院就诊。
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两季高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0%以上。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预防措施1不要接触病人。患者是水痘的唯一传染源,所以如果所在地出现有水痘病例,就不要带孩子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场所,医院也尽量不要去,那里本身就是细菌病毒聚集的地方。
2隔离观察。如果孩子不小心直接接触过病人水痘疱疹的液体、被病人污染过的用具,或是有被患者飞沫碰触到的可能,应将孩子隔离观察两到三周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肿脖瘟、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
儿童的腮腺炎,多由于急性感染所致。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预防措施1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
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在幼儿园定期排查,做好晨午晚三检,做好健康教育;发现可疑病例及时进行医学观察;出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机构,并做好活动场所消毒,同时尽早对易感人群进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
3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流脑冬春季高发(11月---次年3、4月),任何年龄均可发病,6月-2岁发病率最高。
预防措施1预防接种(最重要);
2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风效果差的拥挤的公共场所去;
要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洁和流通;
3发现患者,及时送医,并做好隔离消毒。
六、诺如病毒它属于病毒性的病原菌,它是属于传染性的疾病,可以通过食物或者是粪便来进行传播,同时它又属于一种自限性的疾病,也就是说可以自己治愈,不需要使用特殊的药物治疗,只需要在疾病发生的时候对症状进行处理。感染者发病会比较突然,儿童感染常会出现呕吐的症状,大便呈稀水或水样便,没有粘液脓血的情况。感染者可能还会伴随着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脱水、发热的症状。
预防措施1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2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3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家园配合一、家园配合,培养良好习惯。
幼儿园和家庭一起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教会幼儿正确的擦拭鼻涕的方法,建议家长早晚可以用冷水为幼儿洗脸洗鼻,以增强幼儿鼻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冷水洗脸最好是在春天天气渐暖时开始进行。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房间的空气流通,必要时可采取一些家庭消毒措施,幼儿床单被褥勤洗勤晒,此外,家长在打扫卫生时,尽量避免尘土飞扬。
二、经常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幼儿在幼儿园每天都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得到足够的日光照射,充分呼吸新鲜空气,还为幼儿安排多样化的体育锻炼,以提高幼儿自身的抵抗力。建议幼儿家长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平时饭后散步时间,进行幼儿乐于接受的亲子游戏活动,循序渐进地加大幼儿的运动量。同时还要保证幼儿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注意早睡早起,因为人体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这对孩子的生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合理营养,科学安排膳食。
幼儿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家长一方面可以为幼儿准备多样化,色香味全的营养食谱,力求营养全面、均衡,保证幼儿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满足幼儿的生长需要,另一方面,家园同步,家长在家要鼓励幼儿多吃新鲜水果和青菜、粗粮等,增强幼儿的抵抗力,粗纤维还可以疏通大肠,完成消化的最后一道工序。春季气候多变,幼儿还应多喝水,活动量加大使幼儿体内缺少水份,多饮水有利于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减少患病的机率。
图片
行政
文字
来自网络知识
编辑:谢巧荣
审核:颜巧云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7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