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第七幼儿园预防春季传染病
春
关预
注防
传
儿染
童病
健病
康病
季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孩子们成长的黄金时期。春天向我们走来,万物复苏,气温渐暖。但也天气变化快,传染病多发。幼儿的抵抗力弱,极易感染疾病。为了打好这场健康的保卫战,今天为各位家长带来了许多春季卫生保障的小常识,让我们牢记在心,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春季传染疾病有哪些
手足口病
4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当孩子出现低热、厌食,手、足、口腔出现疱疹等症状时,家长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送医,联系班级教师。确诊之后及时隔离,接触者应注意及时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
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近年成人也有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流感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猩红热
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春季幼儿保健我们要做到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洒房间。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到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以锻炼幼儿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增强体质减少患病。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所以及时增减衣服十分必要,一味地“捂”并不可取。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让孩子稍微感觉有点冷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咳嗽等。必须去人多的地方,必要时可以戴口罩。不要去患了传染病的儿童家串门。一旦孩子患了传染病,就应隔离,不要去幼儿园及公共场所,以免传染其他人。
7.孩子的被褥、衣物、手帕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餐具、玩具等定期消毒,消除病原菌的传播。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新冠疫情的个人防护
疫情还未结束,各位家长及幼儿都还需要做好防护工作,须注意以下十点:
1.个人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防聚集,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倡导公筷制、分餐制。
2.提倡随身携带、科学佩戴口罩,出入农贸市场、超市商场等人员聚集场所时,全程佩戴口罩并配合查验行程码、测量体温。
3.家庭要注意清洁卫生和室内开窗通风,适量储备口罩、消毒液等必要防疫物资。
4.储存和加工食物时,砧板、菜刀、餐具等生熟分开、及时清洗,肉蛋海鲜等食物烧熟煮透。
5.提醒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应当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以上级别口罩,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请主动详细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以便于及时排查。
6.有中高风险地区往返亲属接触,要主动向幼儿园及社区报备个人及家庭成员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和人员接触史,接受集中和居家隔离观察措施。
7.去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冷链食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进口冷冻食品,不从中高风险地区、国外网购、海淘物品。
8.接收快递、包裹、在家清洗冷链食品时,佩戴一次性手套,打开货物前对其包装用酒精消毒。
9.减少人员流动。非必要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倡导减少出行。
10.减少人员聚集,家庭聚会尽量控制在10人以下。
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6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