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教育枣园小学关于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白癜风怎样预防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41111/4514915.html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学生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主要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如何预防

流感是可以预防的,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因此,9、10月份是最佳接种时机当然,在流感流行开始以后接种也有预防效果。

其他预防措施:

●注意通风换气,特别是加强教室、活动室、办公室和宿舍等活动场所的通风的频次,保持空气清新。

●提倡勤洗手,校园内应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

●做好晨午检工作。

●利用墙报、校内广播、讲座、健康教育课和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流感的预防知识,提高师生防病意识。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主要发生于儿童与青少年,在学校、幼儿园等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发生爆发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发病时以耳垂为中心迅速肿大,1-2日后另一侧腮腺也肿大,有压痛感,张口吃东西时会感到疼痛。有些患儿在发病前会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症状。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5-15岁儿童和青少年。如何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需加强孩子的疫苗接种,保护孩子免于感染。宝宝18月龄时接种1剂国家免疫规划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在4-6岁时再自愿、自费接种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两剂次接种间隔≥12个月。

除此之外,还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让学生少去公共场所。

●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证儿童睡眠充足。

●一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学生。

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原发性感染,以较轻的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的丘疹、水疱和痂疹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发症以皮肤继发细菌性感染为主,严重者也可发生肺炎、脑炎等。人群普遍易感。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学龄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多见。如何预防水痘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宝宝12-15月龄时接种第一剂,4-6岁时接种第二剂,与第一剂应至少间隔3个月以上。●托幼机构及学校应加强晨午检,一旦发现宝宝得了水痘,应回家隔离生活,直至所有皮损结痂为止,杜绝带病上课。因为水痘的高传染性,很容易波及同区域的没有抵抗力的儿童。

●加强通风换气、消毒。

●注意休息、饮食与运动。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也可由带菌的玩具和生活用品间接传播。温带地区的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任何年龄的人均可发病,但儿童最为多见。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3天。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草莓舌和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后呈片状脱屑。如何预防在疾病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如果是无法避免的情况,那么家长和儿童都要佩戴好口罩。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主要症状为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少数病例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主要易感人群是5岁以下儿童。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疫苗接种。建议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的易感儿童,接种越早越好,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儿童,暂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

当然,除了接种疫苗外,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如无纸巾,可用肘关节),并将纸巾丢至垃圾桶

●勿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汤匙等。

●需清洗和消毒患者口鼻分泌物污染过的玩具或其他物品、以及经常触碰的物品、家具和厕所,可用高温(>56℃)、漂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

●避免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患者。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肠胃炎的病毒。主要以肠道传播为主,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诺如病毒导致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两至三天,发病后一至三天是排毒高峰,目前没有疫苗,也没有特异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多数病例症状持续24-60小时后可自行消失或痊愈。诺如病毒的传染性极强,少量病毒即可感染且发病急、传播快、范围广,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尤其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医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所以诺如病毒胃肠炎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发生暴发或小流行。如何预防

因为诺如病毒可通过人传人、污染的水、食物、物品等迅速传播,因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食品和环境卫生十分重要!

●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吃饭前、做饭前、上厕所后,一定要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孩子所接触的玩具、文具以及生活用品要注意清洁处理。

●开窗通风、多做一些户外活动、尽量不去公共场合。

●打喷嚏时用手帕或清洁纸巾,不要用手直接擦拭。

●保证儿童的睡眠,休息好,提高身体抵抗力。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居家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5.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6.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

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如发现自己孩医院就诊治疗。有疑似症状的也要及时报告老师,医院进一步确诊。

END

审核:王艳

编辑:李旭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61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