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保健小知识,预防猩红热
小儿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起病急,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皮疹和皮肤脱屑为特征。多数患儿表现为轻症(发热和出疹为主),少数严重者可引起侵袭性感染,继发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春季的4-6月、冬季的11月至次年1月多见。发病年龄以3-8岁为主,多为学生或托幼儿童。
临床表现:
潜伏期2~5天,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杨梅舌、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黏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
预防措施:
●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和老师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