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普篇之疫苗知识大全太平
前言
本篇《疫苗知识大全》是太平洋医药《医药科普篇》系列第二篇,通过问答的形式呈现给您,后续仍将陆续外发系列科普篇,供投资者和感兴趣的朋友参考翻阅。本文搜集并整理了疫苗相关的科普常识、质量问题及处理、热门疫苗介绍和香港疫苗接种攻略等四个主题。文章较长,可能耽误您较长时间,希望能给您解疑答惑。
行业观点
随着国家公布对疫苗企业排查结果,未发现质量问题,疫苗事件基本告一段落。行业从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将进一步规范,行业壁垒进一步提升。
从销售层面看:
?一类苗几乎无影响,政府强制免费接种,几乎全部国产,消费者也很少会要求接种进口的一类苗(价格贵、没有货)。
?二类苗短期受终端接种意愿下降影响,预计持续一个季度,但中长期大逻辑不变——需求未满,消费升级,活下来的新型疫苗龙头将中长期受益。考虑到二类苗,其接种的必要性强于可选消费品,判断整体需求复苏不会慢,而其中的“需求未满型”疫苗本身供给不足因此不受影响,短期受影响的主要是“消费升级型”疫苗。
具体到上市公司层面:1)竞争对手退出,利好:华兰生物(四价流感疫苗)、长春高新(水痘疫苗、狂犬病疫苗)。2)几乎没有影响:智飞生物(实际跟踪数据显示三联苗没有影响,HPV疫苗供不应求没有影响);3)短期有影响,中长期大逻辑不变:康泰生物(四联苗受疫苗事件和五联苗回归,短期销量有影响)。
目录
一、常识科普
1、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剂。
2、预防接种原理是什么?
疫苗注入人体使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反应,产生对相应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抵抗能力(产生抗体),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3、疫苗从生产到上市销售,经过哪些检验环节?
在中国销售的疫苗,必须进行临床试验,经国家药监局审批合格后,才能获得上市许可;企业生产药品时,必须符合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疫苗出厂前,必须由中检所进行批签发,在疫苗上市之后,还会有上市后检测(包括接种后不良反应监测)及针对生产和销售的日常监管等。
我国疫苗监管体系由临床试验监管、上市许可、批签发、上市后监测、生产销售日常监管等多个环节共同构成,覆盖疫苗研发—生产—流通—接种全过程。
4、什么是批签发?
所谓批签发,即每一批疫苗出厂上市前都要进行强制性检验、审核的制度。如果检验不合格或审核未通过,则不允许上市。批签发是疫苗上市使用前的最后一道关口,用于确保即将上市的疫苗安全有效,是国际上对疫苗等生物制品监管的通行做法。
5、可用接种疫苗来预防的疾病种类?
1)细菌感染性疾病,白喉、霍乱、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b型感染、炭疽、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破伤风、肺炎球菌病、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2)病毒感染性疾病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流感、麻疹、风疹、天花、水痘、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黄热病、轮状病毒感染等。
3)其他微生物感染性疾病,钩端螺旋体病、莱姆病等。
4)肿瘤,宫颈癌。
6、若疫苗防御的疾病消失了,可以不接种这类疫苗吗?
虽然很多疾病因为疫苗防护可能变得不常见,但这些疾病的致病菌依然存在,所以很多消失的传染病可能会重现,并且会被没有获得免疫保护的人感染和传播。
7、接种疫苗就能保证不发病吗?
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保护率,但由于个体差异,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或者由于疫苗不覆盖该疾病全部种类的病毒,当接触到没覆盖的病毒时,仍然会发病。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8、疫苗的种类有哪些?
按照消费者是否自费,疫苗可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为免费疫苗(12种疫苗预防15种疾病);第二类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受的疫苗,包括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9、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间?
10、免疫规划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指哪些人?
包括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服务的0-6岁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补种服务的0-14岁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特殊人群免疫程序服务的对象,按照国家或地方应急免疫、群体性免疫等实施方案开展接种的对象。
11、建立预防接种卡、证是在户口所在地吗?
预防接种证、卡(簿)按照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接种证;接种证遗失者应及时补办。
产科接种单位应告知新生儿监护人一个月内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办理接种证、卡,或直接为新生儿办理接种证。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暂住在当地时间≥3个月,由暂住地接种单位及时办理预防接种卡(簿);无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补办接种证。办理接种证的接种单位应在预防接种证上加盖公章。
12、预防接种是通过何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的?预约告知内容?
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广播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13、接种疫苗前,询问、告知并记录的内容有哪些?
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14、接种疫苗后,在接种卡和接种证上应记录哪些内容?
接种后及时在接种证、卡记录接种疫苗品种、生产企业、批号、有效期、接种时间,接种医生、受种者等内容,并录入信息系统。
15、可以把预防接种告知单作为告知记录吗?
告知和询问的记录,应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纸质模板,在告知和询问过程中,同时完成记录,双方确认签字。建议建立固定的纸质模板,一是可以规范询问、告知流程并记录,二是减少医生工作量。
16、每种疫苗接种均需记录填表吗?应接种人数如何填写?
均需要,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1)接种的每种疫苗、每剂次均要记录填表,并且汇总后要进行报告。
2)第一类疫苗报告应种数和实种数,第二类疫苗报告接种数。应种数是从接种单位初始报告;县区级是各乡级报告单位汇总结果,同样市级是各县级汇总结果。应种人数是逐级汇总后上报。
17、二类疫苗需要接种吗?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二类苗是一类苗不可或缺的补充,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有选择地接种一些二类苗。如果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冲突,优先接种一类疫苗。建议接种的第二类疫苗有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手口足病疫苗、轮状病毒疫苗。
18、二类苗主要品种有哪些?
19、什么是联合疫苗?
联合疫苗就是把预防几种疾病的疫苗联合起来,制成混合制剂,达到“一苗防多病”的功效,最常见的三联苗、四联苗和五联苗,一般价格高于对应单苗费用总和。
20、什么是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指病原体经过各种处理后,发生变异,毒性减弱,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将其接种到身体内,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病原体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起到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的作用。
21、什么是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将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或细菌杀死,使其失去致病力而保持抗原性,好处是安全性高,但引发免疫反应的效果更弱,需要多次加强注射,费用高。
22、为什么有的疫苗要打好几针?
在每种疫苗上市之前,都要经过科学、严格的临床试验,得出接种几剂、接种剂量、间隔多长时间可以达到最佳免疫效果的结论。因此,家长应按照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
23、需要多次接种的疫苗,中途若更换疫苗品牌,会不会影响免疫效果?
中国疾控中心曾在白癜风专家郑华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