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提提你本澳猩紅熱近期轉趨活躍衛
本澳猩紅熱近期轉趨活躍,衛生局呼籲家長、教育機構、托兒所警惕及防範猩紅熱。猩紅熱是由A群β-溶血性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一般為1至3天,傳染途徑主要是接觸到病患口腔、鼻咽分泌物以及飛沫感染,病人一旦受到感染,在發病前後均具有相當高的傳播能力。
該病全年可發病,但以冬春為高峰,主要多見於2至8歲兒童。主要徵狀為發熱、咽喉痛、草莓樣舌及皮疹,皮疹常出現於頸、胸、腋窩、手肘、腹股溝及大腿內側面。典型的皮疹不出現於臉部,患處皮膚粗糙如沙紙,疹退後皮膚出現脫屑或片狀脫皮。服用合適的抗生素可有效治療,如沒有適當治療,可併發中耳炎、風濕熱、腎病、肺炎、淋巴結炎、關節炎等。
猩紅熱並無預防疫苗,呼籲家長、教育機構、托兒所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減低感染的機會。教育機構及托兒所發現群集性感染個案時,應立即通知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青局或社工局。
個人衛生
1.經常洗手以保持雙手清潔,特別在接觸眼、鼻及口前應洗手或用酒精抹手液抹手;
2.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着口鼻,用紙巾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及儘快洗手;沒有紙巾時應用肘部掩着口鼻,而不應用手掌掩着口鼻;
3.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
4.處理被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或地方時應戴上手套;
5.經常運動,保持適當休息與均衡營養,避免吸煙及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
6.應避免與患有猩紅熱症狀的病人作近距離接觸;
7.若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應戴上口罩並盡快就診;
8.若出現猩紅熱症狀,應留在家中休息,切勿上班或上學。
環境衛生
1.保持室內環境整潔乾爽,空氣流通;
2.每日至少一次清潔消毒用過的玩具、家具、地面以及手經常接觸的地方;
3.被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或地方應立即作適當消毒處理;
4.確保洗手間有皂液、一次性抹手紙或乾手機供使用。
來源︰新聞局,圖片來源網絡輸入下列關鍵字可獲得本會訊息近期活動資訊,輸入[1]
本澳天氣概況,輸入[2]
生活資訊,輸入[3]
Facebook專頁,輸入[4]
本會官網,輸入[5]
聯絡方式,輸入[0]
歡迎大家關注
号:api_macau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怎么预防白癜风复方木尼孜其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2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