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传播的疾病小生物大威胁rdquo
病媒传播的疾病—小生物、大威胁”
病媒传播的疾病病媒传播的疾病是由人群中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引起的。有关人士指出,蚊子、臭虫、虱子、淡水螺等小生物看起来虽小,却极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大麻烦,是实实在在的“小小叮咬危害大”。因这些小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占全部传染病17%以上,每年导致多万人死亡、10亿多人感染。
问什么是病媒生物?答病媒生物是指能够携带和传播细菌、病毒及病源微生物等传染病的有害生物。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最常见的病媒生物就是蚊子、苍蝇、老鼠、蟑螂,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害。
目前全世界发现病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等病源多种,四害可以携带的病源竟达到多种,传播这些疾病,它们真是“功劳”满满,所以一定要抓住春季除“四害”的有利时机,将“四害”消灭在摇篮里。
TRAVEL“四害”对人类有哪些危害?鼠类常见的传播疾病有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鼠疫、斑疹伤寒、鼠咬热、沙门氏菌肠炎、狂犬病、森林脑炎、恙虫病等。
蝇类常见的传播疾病有病毒性肝炎、肠炎、霍乱、细菌性痢疾、衣原体、砂眼包含体、蛔虫病、阿米巴包囊等E蠕虫:结膜吸吮线虫等疾病。
蚊类常见的传播疾病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黄热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等。
蟑螂类常见的传播疾病有50多种疾病,如痢疾、副霍乱、伤寒、副伤寒、麻风结核、炭疽、白喉、猩红热、肝炎、骨骼灰质炎等、传播绿脓杆菌及蛔虫、鞭虫、钩虫、蛲虫等虫卵。
为什么要进行病媒生物防制?1.病媒生物防制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和服务环境;
2.病媒生物防制与食品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预防病媒疾病的传播与流行;
3.提高健康意识,减轻病媒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4.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5.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等等。
如何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Q:灭蝇蝇类是“四害”之一,它能机械性携带疾、伤寒、霍乱杆菌、脊髓灰质炎、结核病、乙肝等多种病原体传播给人类。消灭苍蝇必须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进行防制。
1、对蝇类孳生地进行彻底清理。蝇类防制最重要的是垃圾分类管理,密闭储存,集中存放,及时处理,日产日清,及时掩埋或无害化处理。
2、物理防制。宾馆、餐厅、厨房、农贸市场等重点环境入口处及家庭门窗应安装防蝇帘、纱门纱窗或风幕机,防止蝇类进入。
3、化学防制。对垃圾堆、厕所等蝇类孳生场所可采用空间喷雾处理杀灭成蝇;对住所、垃圾站、地下室等场所采用滞留喷洒处理墙面杀灭成蝇。
Q:灭蚊虫蚊虫是世界性的有害昆虫,可传播多种疾病。蚊虫传播的疾病称为“蚊媒传染病”。我国蚊媒传染病有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等。蚊子的卵、幼虫、蛹期都在水中发育成长,所以蚊虫必须靠水孳生繁殖。
1、清除生地。对城区废品收购站、建工地、住宅周边湖泊(湿地)、低洼积水坑、死水潭、杂草地等蛀虫产卵和栖息地进行彻底清理,防止蚊虫孳生。
2、生物防制。饲养金鱼、鲤鱼、非洲鲫鱼等,能吞食蚊幼虫。也可使用苏云金杆菌或球形芽孢杆菌等生物灭蚊幼剂杀灭蚊幼虫。
3、化学防制。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不能密封的水井、下水道、喷水池等各种室外景观水体,可投放灭蚊幼颗粒剂,杀灭蚊幼虫,一次投药可维持20天左右。
4、家庭防蚊。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彻底换水一次,清倒闲置花盆及水桶等器皿内的积水,更换具有防渗等功能的安全地漏,保持地漏处无积水。夏季室内要增设纱窗、灭蚊灯、电蚊香等设施减少蚊虫。晚上睡觉时最好使用蚊帐。
5、到非洲、东南亚热带地区旅行和工作的尽量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畏寒篙症状及时就诊治疗。
Q:鼠类防制鼠类可传播30多种疾病,其中以“鼠疫”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如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结核病、流行性脑膜炎、食物中毒等。平房区的仓库、粮库(店)、农贸市场、住宅区内的垃圾房、各种管道地沟等地均为老鼠栖息场所。治理卫生死角和硬化住宅周围环境,清除一切杂物,堵塞鼠洞,管理好生活垃圾、粪便可以有效防鼠。
1、物理方法灭鼠。包括鼠夹、鼠笼、粘鼠胶板、电击等。
2、生物方法灭鼠。包括猫头鹰、蛇、猫等。
3、化学方法灭鼠。包括投放毒饵,使用第二代抗凝血剂,如澳敌隆、大隆等。
Q:蟑螂仿制螳螂能携带40多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其中有麻风分支杆菌、金黄色葡萄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此外,蜂螂携带多种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和肝炎病毒,可导致乙肝及哮喘等多种疾病。嶂螂是杂食性昆虫,特别喜食香、甜和油类食物,喜暗怕光,耐饥不耐渴,断绝水源和食物是防治嶂螂的关键环节。
1、环境防制。搞好室内卫生,进行“三清、一堵”(三清:清理环境、清理卫生死角、清理所有食物残渣、断绝水源;一堵:堵塞室内所有缝隙,减少嶂鄉栖息场所)。
2、物理防制。对室内嶂螂经常活动的重点部位如橱柜、微波炉、冰箱、洗菜池下部放粘嶂纸粘捕嶂螂。
3、化学防制。在嶂螂密度低的场所可使用胶饵或毒饵,遵循“点多、量少、面广”的原则,嶂螂栖息的各种缝隙用胶饵做点状处理,毒饵则投放于螳螂经常出没的部位,每平方米1-2个点(绿豆大小),一般房间投放10个点,危害严重的房间不少于20个点。
END了解更多卫生健康扫描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7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