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传健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

流行于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因为孩子本身抵抗力弱,乍暖还寒的天气,活动场所又大多门窗紧闭,一旦有传染源,极易造成相互传染。耿建洪提醒说,春季传染病做好预防是关键,家长要及时注意给孩子保暖,留意孩子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下面这些症状要马上就医!

流感

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流涕、咽痛、干咳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症状。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也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易发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染。发病初期类似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发病1—2天后出现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先由一侧腮腺开始肿大,2—3天后对侧腮腺肿大,或仅为单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多不红。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1周左右消退。

猩红热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潜伏期2—5天,起病急剧,突然高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发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见舌乳头红肿肥大,突出于舌苔之外,舌尖舌边显著。3—4天后,舌苔脱落,舌色鲜红,舌乳头红肿突出,同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耿建洪强调,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按时注射疫苗。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寝室、电脑室、书房等,每次通风20-30分钟,一天2-3次。

3.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商场、影院。

4.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7.合理膳食,增加营养。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9.避免接触传染病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7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