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德医学是什么

编者:当今的世界作为一个科技引领的世界,也是一个召唤人文关怀的时代。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求善的科学精神。

年5月31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北大文研讲座”第三十八期暨首场“科学与人文”主题系列讲座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报告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韩启德教授以“医学是什么?”为主题进行讲座,介绍了中西方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史,阐释了医学的科学属性、人文属性、社会属性。

韩启德:医学是什么

医学究竟是什么呢?在轴心时代前有医术但没有医学。虽然有生必有死,有人必有病,有病必有医,但主要通过占卜、巫术等方式结合宗教信仰仪式,对病人进行精神上的安慰。同时,当时虽然出现了断肢固定、脱臼复位、外伤包扎、草药、炼丹等没有理论指导的原始的医学行为,但还称不上是医学的诞生。步入轴心时代,东西方传统医学兴起,全世界同时有了理论的发现。韩院士指出,其特征表现为首先是脱离了神的依赖,客观的来观察病人,通过人的观察而不是神的旨意,在哲学思索中获得符合逻辑的理论,用以解释身体和疾病现象。

到19世纪中叶时,现代医学科学已经取得相当进展,但临床医学和药学仍然非常落后,只有靠排汗、放血、通便等作为主要疗法,基本还没有化学合成药物。仅有的正规药物只有汞剂。鸦片在16世纪被发现可以用来止痛、止泻、止咳嗽,19世纪初步提炼出鸦片生物碱。到19世纪后期,才有了水合氯醛、巴比妥酸、索佛那三种用于催眠镇静的化学合成药物。这一时期,医生的主要作用是安慰。有些外科手术已经在民间流传,范围也不断扩大,但人们并不认为这是医生干的事,况且没有麻醉、没有消毒,外科手术无法普遍开展。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了科学与技术广泛合作的全新时代,医学技术在20世纪突飞猛进,临床医学取得跨越式发展。今天看病的几乎所有技术,都是在20世纪发明的。从磺胺药、青霉素和胰岛素发现开始,化学合成药物与生物制剂大量发明和应用,从X光摄影到CT、磁共振、PET,影像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外科手术从体外循环直视心脏手术发展到可以在所有器官进行,进而到替代外科(器官移植)、微创外科,生物工程技术普遍应用,医学发展到可以改变人类自己的生育、定向诱导干细胞的发育,乃至编辑自己的基因。19世纪以前医生都是以个体行医的,医院由宗教机构举办,主要从事慈善事业,承担收容、济贫、照护、隔离等功能。直到19世纪后期开始,由于医疗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医院得到飞速发展。

传统医学西方于5世纪后衰落,而在中国则长盛不衰,持续发展。现代医学随现代科学产生于西方,中国百年前全盘接受,至今已成主流医学。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医学水平已从追跑到并跑。同时我们一直强调中西医结合,不断探索着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融合的途径。

现代医学在好多疾病面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办法。传染病方面,艾滋病、埃博拉、寨卡、流感、疟疾、手足口病等仍在不断流行,血吸虫病、麻疹、猩红热等原来基本灭绝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年十年间我国传染病发病率年增5.9%。致病微生物几天、几小时就换一代,基因遗传适应性上比人先进,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发生迅速。人类对癌症的发病仍不清楚,发病率越来越高。冠心病与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的首位死亡原因(/10万)。自闭症、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患也越来越多。由此,西方开始有不少人又重新转向传统医学、替代医学,乃至另类医学。

医学的三重属性

现代医学的科学属性

医学发展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发展规律,但其同时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人体是整合性的巨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性、自稳态性、开放性和时态性。目前科学还没有破解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采用还原论研究模式,存在路漫漫和难整合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从分子到原子再到量子,发现了越来越细致的尺度,还原似乎永无止境;另一方面,还原以后几乎不能精准地整合起来,系统一旦被分割,就会丧失信息。还原程度越高,分割产生的失真就越严重,至今还没有建立可用于整体状态描述的体系。同时,生命具有不确定性。表现为随机性、偶然性。现在临床医学也面临分科越来越细的问题。同时,临床循证面临困境,多数疾病的诊疗还无证可循,很多病的诊断还仅凭医生集体的经验来制定标准。即使经过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得到循证结果,也只是群体概率,应用到每一个病人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医生的经验来做判断,临床决策还是离不开经验性与艺术性。因此,医学发展需要更多科学技术前沿领域的交叉研究;从目前看来,医学无法完全依靠现代科学的实证与量化分析,仍然需要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和经验性方法。

医学的人文属性

对医学价值的判断既有客观标准,又有主观标准。客观上医学延长了生命,大大改善了生活质量,对生产力、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主观上人们的价值判断却并不与此平行,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活得久,活得那么健康,医学也从来没有这么成就斐然。然而矛盾的是,医学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招致人们强烈的怀疑和不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水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健康水平、对生命和生活的不同理解,医学的价值判断和主观偏好有所不同。

医学既治病又治心。心理因素对健康至关重要,医疗过程中需要对病人进行心理关怀,疾病的根本危害在于心灵伤痛。传统医学落后的时代,医生主要发挥心理安慰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技术的盲目乐观,拉远了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基于此,叙事医学兴起,要求医生看病不单单要







































白癜风最好的治愈方法
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1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