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小课堂安全度夏,家园共育这样做
夏日已至,万木葱茏
随着气温的升高
病毒和细菌也会大量繁殖
并且趁机侵袭人体
让我们一起努力
做好夏季幼儿保健工作
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
日常生活
1、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培养孩子爱清洁、讲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2、穿衣要舒适透气
衣服尽量选择吸汗、宽松、透气的纯棉质地,穿浅色衣服会让孩子觉得更凉快。
室内公共场所使用空调,温度过低时,可适当增添衣物。
3、经常锻炼,增强体质
在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选择阴凉的场所开展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孩子浑身大汗时,老师们为孩子们擦拭汗水,用吹风机吹干,减少感冒的几率。周末带孩子出门,也请家长们做好防晒工作,给孩子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等;长时间在外时,家长还需要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等。
4、合理营养,科学膳食
为孩子准备多样化的营养膳食,多喝白开水,少喝冷饮,特别是在家里提醒孩子不要在饭前吃冷饮,以免引起消化紊乱和营养失调。
夏季最好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油炸、燥热食品等。澳贝为孩子们准备的“网红饭”和水果盘~还有让孩子们大呼美味的可乐鸡翅~
5、注意保持生活作息规律
适当增加孩子的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精力不济。
老师为午睡的孩子们测量体温并做记录。6、空调不宜调得过低
空调温度控制在26~28度,比室外低5~6摄氏度。在保证室内通风和湿度的同时,为孩子在一天中较凉快的时间段安排适当的运动,以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7、谨防蚊虫叮咬蚊虫叮咬多发生在头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外出活动时,老师们为孩子们喷上花露水防止蚊虫叮咬。被蚊虫咬后,可在患处涂上青草膏等止痒药物。在傍晚散步或者野外远足时,可给孩子穿薄款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身体保健
烈日当头,一些病毒细菌也在蠢蠢欲动
提前了解夏季需要预防哪些的易感病症
做好充足的准备抵御病菌的入侵
预防肠道传染病
炎热的夏天是细菌性痢疾、肠炎等各种肠道疾病的流行季节,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把好病从口入关。
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发病主要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每年的4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节。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要叮嘱孩子们保持手卫生,勤洗手。加强运动锻炼,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流集中的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屈肘遮掩口鼻,防治飞沫传播。不要打完喷嚏后揉眼睛或接触粘膜部位。预防猩红热
猩红热是孩子夏季易感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临床表现起病急、高热,舌乳头红肿及口周苍白圈,发现后应及早隔离、降温等对症治疗,期间对孩子接触过的用具及时消毒,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热伤风”
伤风感冒是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统称。天气热冲凉水、空调过低、睡觉长时间吹风扇等,都会引起“热伤风”。
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室温可控制在26℃~28℃。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孩子自身的抵抗能力。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远离感冒患者,避免交叉感染,不失为好的预防措施。
悠悠夏日,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老师的陪伴与细心照料,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用心呵护孩子,让他们不惧夏季的到来,安全度夏,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茁壮成长。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长按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