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虽有恙,爱不可挡重大疾病法规的前世今生
身虽有恙,爱不可挡
重大疾病法规的前世今生
—文/琚雷刚—
“婚姻自主”是本次民法典婚姻法篇的一大亮点,相爱的人终冲破疾病的束缚,能够得到法律的祝福。“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禁止结婚,这是现行《婚姻法》第七条规定,即使进行了婚姻登记,根据第十条的规定该婚姻也属于无效婚姻。
但在民法典中,这一款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在可撤销婚姻中增加了一条“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从无效婚姻到可撤销婚姻,这一重大改变,极大地尊重了当事人的婚姻自主权。事实上,在一方明确知情的情形下,另一方是否患有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并不当然会影响双方的结婚意愿,若因为疾病而迫使相爱的两人无法结婚,是对他们婚姻自由的巨大剥夺。“将婚姻的效力交由当事人来自主抉择”,从这点来看,民法母亲再一次展示了她慈祥的面容。
例如,王先生婚前患有某种重大疾病,在婚姻登记前告诉了女友夏女士,然而夏女士并不介意,愿意与其厮守终身,并与王先生登记结婚。此时,民法典则不禁止王先生和夏女士结为夫妻。
另外,在这个自主抉择的背后,我们觉得还包含了一层意思:
确立了重大疾病婚前告知的义务,赋予决定结婚的当事人对于对方的健康享有“知情权”,这也意味着当一方患重大疾病的隐私权与另一方应有知情权的发生冲突时,隐私权要让位于知情权。毕竟一方对于自身重大疾病的隐瞒可能对另一方的婚姻质量甚至毕生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笔者代理过的一起离婚纠纷中,女方婚前就患有精神疾病,但交往时女方家人以“性格内向”为由故意对男方隐瞒,加上长期服药和女方父母的介入,难以觉察。
婚后,女方因受母亲的去世受到严重刺激,精神分裂症复发,无法正常生活。按现行法律,此时才知道真相的男方有权向法院申请婚姻无效或申请离婚,如按民法典的新规,男方可以申请法院撤销这一婚姻,法院应予以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所以,男方如想通过撤销这一思路胜诉,需满足以下条件:
1)精神分裂症属于重大疾病;
2)女方在结婚登记前没有如实告知男方;
3)男方需自知道女方疾病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起诉,过期不候。
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男方撤销婚姻的想法就会落空。
但何为现行婚姻法中规定的“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何为民法典中规定的“重大疾病”?界定标准到底为何?
这些决定婚姻效力的疾病在法条中并未一一罗列,导致当事人无法具体适用。笔者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疾病鉴定标准对上述重大疾病进行了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八条、第九条、第三十八条之规定,笔者认为“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主要包含以下三类疾病:
(1)严重遗传性疾病:由于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者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后代再现风险高,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遗传性疾病;
(2)指定传染病:艾滋病、淋病、梅毒、麻疯病以及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传染病;
(3)有关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
参考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第八条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
(一)严重遗传性疾病;(二)指定传染病;(三)有关精神病。
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第九条经婚前医学检查,对患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或者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
第三十八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指定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麻疯病以及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传染病。
严重遗传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者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后代再现风险高,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遗传性疾病。
有关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
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二、重大疾病
笔者认为,“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是严重影响婚姻关系存续的疾病,而“重大疾病”则是可能影响婚姻关系存续,故“重大疾病”的外延应当完整包含并且大于“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因此,重大疾病的范围除上述三类疾病外,还包含其他重大疾病。
从医学角度来认定“重大疾病”,笔者认为可以参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所修订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所列的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终末期肾病等,并且这些疾病还应当是他人不能从外貌上轻易判别出来的,像瘫痪、失明失聪这类疾病,一方在婚前可明确感知到,则不应当作为可撤销婚姻的理由。
现代科技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随着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人们身体素质却呈现普遍下降趋势,一场重大疾病很可能将整个家庭完全拖垮。夫妻之间坦诚相待是基本的义务,一方若有重大疾病却有意隐瞒而与他人结婚,不管是否深爱对方,都实实在在的将他人拖向了不幸的深渊,无疑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我想正是如此,民法母亲给予被隐瞒者自主选择和救济的权利,不让欺骗者以爱为名进行绑架。
参考法条:
《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二条 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一千零五十三条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一千零五十四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
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三、那么怎样才算“如实告知”?
当然,去公证处公证申明:本人告知配偶我有某某疾病。某年某月某日某某某立。白纸黑字,即可证明已经如实告知。但婚姻不是商业合同,不能依靠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去维持。如果经过公证才能证明告知了病史,恐婚或者拒婚的人数估计会大爆炸。
如何算如实告知呢?
1)口头告知算不算如实告知,还是非得书面告知?
2)告知配偶的轻病病史,结果婚后得了重症,算不算告知?这个例子可不难找,如婚前告知了高血糖,但婚后可能继续恶化;
3)虽未明确告知,但是另一方明确知晓,这算不算已经告知?
“如实告知”的认定需要看具体个案,如果患病方家族存在遗传病史,再加上平时交往的一些具体情形,可能是否告知,都不影响一方知道配偶病情的事实!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艰难抉择,结婚前还是先彼此交换一下体检报告吧!
除此之外,对于准备结婚的双方,彼此坦诚,初衷良善是给对方最好的礼物。
作者简介
琚雷刚律师
婚姻家事工作室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学士,擅长企业财税、婚姻家事、知识产权诉讼及非诉等法律事务。
婚姻家事工作室
以婚姻、继承业务为切入点,致力于提供婚前婚后财产规划、家业企业风险隔离、家庭财富的筹划与安排(传承)等业务、继承安排及监督与执行、婚姻危机辅导与处理、婚姻家事争端解决等法律服务。服务范围从解决婚姻家事个人间的争议纠纷扩展到了与其相关的领域,包括对私人财产安全保障的策划建议;家族财富管理与保障;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完善;代际传承规划及监督与执行,私人法律顾问等。
家事金言系列
?同居分手,金钱与情感向左走向右走?
家事金言(一)
?自由VS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婚姻困局,谁来救赎?
家事金言(二)
?信任与欺骗——丈夫私自转移数千万财产,妻子该如何维权?
家事金言(三)
?面包还是爱情?你可以不选,但你必须拥有选择的能力
家事金言(四)
?到手的钱真的能落袋为安?
家事金言(五)
?房产证上只有TA的名字,我还要和TA一起还房贷吗?
家事金言(六)
?离婚非儿戏,落子应无悔——离婚协议约定的房产赠与不能任意撤销
家事金言(七)
?婚后加名的房屋,离婚时必然均分吗?
家事金言(八)
?“离婚冷静期”,到底该如何冷静?家事金言(九)
?婚内一方举债,配偶到底要不要还?
“家事金言”是由泽大婚姻家事工作室推出的系列文章,以法律的角度,着眼于“家庭与婚姻”的大小事,带来专业又不失温情的法律指导与意见,以期能让生活与感情中的困惑得到解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泽大所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对法律的解读。本文为泽大所律师原创内容,如需授权转载,请在文末留言或发送转载需求至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