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

分类: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

结构:

作用机制:NSAID主要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花生四烯酸代谢物过程中的环氧酶(COX),减少炎症介质.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

适应症:属解热镇痛抗炎药,可退热、缓解头痛和全身痛,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酶,使TXA2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小剂量用于预防脑血栓,也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阿司匹林哮喘、水杨酸反应、瑞夷综合征。

禁忌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低凝血酶原症、维生素K缺乏和血友病、哮喘、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消化道出血患者、哮喘患者慎用阿司匹林。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用阿司匹林;有心肌梗死病史或脑卒中病史者禁用塞来昔布。抗血小板药物——首选阿司匹林75mg,替代药是氯吡格雷。

 解热、镇痛、抗炎药用药监护

(1)权衡非甾体抗炎药的获益与所致溃疡和出血的风险,为减少NSAID所致的消化道损伤和出血,应注意识别高危人群。选择NSAID时个体特点应首先考虑:年龄≥65岁,风险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明显减少胃肠道出血、穿孔等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剂量均应个体化;只有在一种NSAID类药足量使用1~2周后无效才更改为另一种。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NSAID类药同时服用。使用NSAID类药应坚持阶梯式增加用药量直至达到最佳疗效和阶梯式渐次减量。

(2)   昔布类药有类磺胺药结构,易致药热、瘀斑、猩红热样疹、荨麻疹或产生剥脱性皮炎而致死。

特异质反应:某些患者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当其服用阿司匹林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影响药物的分布: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改变组织分布量。

药效学相互作用的类型:相加作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1+1=2

阿司匹林的鉴别

1加热水解后与FeCl3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2在碱性下水解后再酸化析出水杨酸沉淀及醋酸臭味。

3红外光谱鉴别法(IR)。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zd/5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