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控春季传染病防治指南请查收

近期温度变化大,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流行性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来说,一些细菌、病毒便会趁虚而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吧!

聚焦一:春季传染病有哪些?如何预防?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流感不同于普通的感冒,多发于四季。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让幼儿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勤洗手。

2.麻疹

麻疹是孩子们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提前预防非常有必要。

预防措施:

1.接种麻疹疫苗可使幼儿获得免疫力。

2.在麻疹流行的地区,尽量不要带宝宝到公共场所去,如果要去最好让宝宝戴上口罩。幼儿卧室的空气要流通,室内空气要保持一定湿度。宝宝衣着应冷暖适宜,保持口腔、眼、鼻清洁。日常饮食应该富有营养且易于消化,多补充水分。

3.接触麻疹的易感幼儿,应予隔离,不能进入幼托机构,需观察21天。

4.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坚持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3.水痘

水痘是一种小儿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特点是全身皮肤粘膜出现水泡疹,成簇分布,伴瘙痒。传播途径为飞沫、接触和空气传播。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隔离水痘患者至全部疱疹结痂。

2.积极治疗患者:水痘患者应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防治搔抓伤。

3.注意卫生,加强开窗通风;患者的污染物、生活用品应消毒、可采用煮沸、日晒、熏蒸等方法。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春季常见,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2.避免与患病幼儿接触,提高自身免疫力。

5.手足口病

春季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一些儿童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病程通常在7-10天。

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孩子与其他有发热、出疹症状的儿童接触;

2.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孩子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

3.孩子的膳食营养要合理搭配,保证充足的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4.家庭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孩子抓挠,同时保持皮肤局部的卫生。

6.猩红热

猩红热主要伴有发热、咽颊炎、全身弥漫性红疹,可伴有草莓舌、杨梅舌、口周苍白圈和疹后脱屑等症状。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病人污染过的食物、玩具、手巾、衣被等传播。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晒被。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加强户外锻炼。

3.患病儿童应及时就诊,及时隔离,避免交叉传播。

4.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做好日常隔离消毒,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防止疫情蔓延。

7.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预防措施: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3.雾霾天气,应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聚焦二:防控传染病,我们在行动

幼儿园要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防控措施,精准防控,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落实晨午检和一日观察。幼儿园会认真落实晨检工作,每天对入园时必须进行晨检,发现体温异常、呕吐、身体有红疹等异常情况的孩子,不允许进入,第一时间会告知家长。教师要做好一日观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呕吐、腹泻、结膜充血或其他异常的情况,应及时报告。2.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在当地防疫部门指导下,加强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音乐室、医务室、卫生间及其他场所的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定时通风换气。对小朋友可能接触过的物品等进行清洗、消毒。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和消毒工作。3.做好因病缺课的登记、追踪。做好缺勤、早退、病假记录,发现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幼儿需及时追访、登记和上报。孩子病愈且隔离期满后,返园时要提交相关证明,经园方联防联控工作组研判后方可复课。4.落实个人防护。幼儿园教职工应当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食堂工作人员应当戴帽子和一次性手套,穿工作服并定期消毒。

聚焦三:给家长的温馨小提示

不同的传染病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1.家长应学会识别幼儿常见传染病早期症状,每日睡前、晨起后询问幼儿有无不适,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有无身上出疹等现象并为幼儿测体温。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不随地吐痰等。家长可以早晚用冷水为幼儿洗脸洗鼻,以增强幼儿鼻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在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接触眼鼻口前、接触污渍后、擤鼻涕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接触高频次公共物品(电梯按钮、扶手等)或动物后、感觉手脏时等,使用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3.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房间的湿度,在打扫卫生时,应尽量避免尘土飞扬,尤其要避免让幼儿被动吸烟。4.家长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平时饭后散步时间,进行幼儿乐于接受的亲子游戏活动,循序渐进地加大幼儿的运动量。尽量少带幼儿去公共场所,若家庭成员有感冒症状,则应及早做好幼儿的防护工作,以避免和减少幼儿呼吸道感染的机会。5.合理营养科学安排膳食。应为幼儿准备多样化的、色香味全的营养食谱,力求营养均衡,保证幼儿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满足幼儿的生长需要。鼓励幼儿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以增强幼儿的抵抗力。6.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可按照家长意愿自愿接种,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74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