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养成卫生好习惯,防治春季传
点击“魅力经贸JM"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三、传染病的现状
传染病是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传染病的类型、特点都有了一定的变化,部分传染病发病率高,控制难度大,除了客观因素外,也受到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因素影响。年中国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数较年有所下降,年中国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数为.3万例,较年减少了.16万例,同比减少37%。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显示,中国丙类传染病发病数量高于甲乙类传染病数量,其中年丙类传染病发病数为.29万例,较年减少了.93万例;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为万例,较年增加了14.77万例。
四、如何预防传染病
1.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对于人类传染源的传染病,需要及时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地安排在指定的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
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最直接的预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对于传播媒介阻断,消毒或扑杀。如对于感染病原体的房间或用具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使用后要进行及时的消毒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3.保护易感人群。
在传染病发生的时候,保护易感人群不受传染,也是传染病预防的重点措施之一,主要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预防两个方面。非特异性预防,包括改善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等。
养成卫生好习惯,防治春季传染病,同舟共济风雨兼程,防控履责需携手前行,你我共建美丽和谐校园!
图片来源:财贸管理学院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7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