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春季传染病与如何预防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常见的春季传染病与如何预防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幼儿由于年龄较小,抵抗力较弱,易被病毒侵体。因此,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预防幼儿传染病的发生。
春季常见传染病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多饮水。
02
急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春季发病率较高。感染红眼病后几小时内就可发病。初起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红肿。
注意事项: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
2.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
3.孩子得了红眼病后,不要用热水清洗孩子的眼睛,以免损伤他的眼角膜。
4.不要擅自给孩子滴眼药水,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抗生素等成分。
03
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注意事项: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感染。
04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出疹子”。首先表现为发热、两眼发红、流泪、怕光,发病后3-4天身体逐渐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逐渐蔓延到脸部、胸部、腹部、手和脚;2-5天皮疹出完,这时症状最重;再过5天皮疹消退,症状减轻。
注意事项:
孩子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注意病儿的皮肤、眼睛、囗腔、鼻腔的清洁。如果孩子皮疹加重,或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如出现嗜睡、精神差、拒食、面色不好等),医院复诊。
05
流行性腮腺炎
本病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近年成人也有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2-3周,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囗和咀嚼时疼痛。
注意事项:
1.发现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柠檬汁,果汁,可乐等碳酸饮料)。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
2.多饮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06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注意事项:
一般卧床休息,供给充分营养和水分,症状严重的幼儿需就医治疗。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若幼儿因皮疹常感瘙痒,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药物以止痒。
07
手足口病
手足囗病是幼儿常发的一种疾病,以发热、囗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囗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囗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注意事项:
1.对于患病宝贝,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
2.虽然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护,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
春季传染病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第一、勤洗手讲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第二、勤通风少外出
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2.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第三、适当增减衣物
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第四、多运动强体质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第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早睡早起,保证正常的生活作息。
2.饭前便后要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囗。
3.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费食物。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穿衣、整理玩具等。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重视幼儿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预防病毒人人有责
戴口罩
勤洗手
勤消毒
勤通风
多喝水
拒野味
快来给我点个赞吧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