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医清明前后病扰人,用好这个小叶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清明前后气温起伏多变,适当固护正气有助于驱邪防病。

而艾草,就是此时最佳的选择。

常言道:“清明食艾,无灾无难”。

因此,清明时节,人们就把艾草加到食物中,成了青团、艾糍、艾饺等,以达到保健防病的目的。

而此时,也是艾草一年中长得最好的季节,除了口感香嫩,药效也最足。

艾草,怎么用?

艾草可食可戴亦可入药,不同的搭配,疗效也大有不同:

艾草入食

艾叶也被称为“女性的养生草”,善温中、逐冷、除湿,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

此外,春季人体阳气生发,艾叶还可以帮助人体升阳,抵抗外邪,对脾胃起到保护作用;另外,艾草有一股特殊的清香,能增进食欲。

女性养生防病的良方

材料:艾叶10克、干姜15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艾叶、医院或中药店买)

做法:将干姜切片,和洗净的艾叶、鸡蛋一同放进锅里,加适量清水,先用文火把鸡蛋煮熟。然后,把煮熟的鸡蛋剥壳,再放进锅里药汁中煮10分钟,加进红糖,吃蛋喝汁,美味可口。

功效:艾叶能暖气血而温经脉,治女性气血寒滞;干姜能去脏腑之沉寒、胃部冷痛。

“艾姜煮蛋”不仅能治常见的寒性痛经,更能扫净女性体内的诸多恶寒症状,比如经常怕冷、手脚冰凉、唇舌青紫、小便清长、大便稀而不成形、肚子冷痛、月经紫暗夹血块等。

艾草泡脚

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去除体内虚火,可以缓解因肝肾阴虚导致的黑眼圈。

此外,天天用热水泡脚本来就有促进血液循环,赶走体内湿寒的功效,况且艾草还能通十二经络,调理阴阳。

做法: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1/4,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兑入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出汗。

一般连续泡数次,约2~3天后即可见效。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

坚持一段时间后,由体内虚火引起的黑眼圈就会明显好转。

艾草洗澡

艾草浴不仅有利于防治感冒,对湿疹、毛囊炎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另外,艾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皮肤新陈代谢,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但具体遵医嘱。

做法:取新鲜艾草50~克,在浴缸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然后取出艾草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洗浴。

熏艾

随着春季雨水逐渐增多,湿气日渐加重,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概率也增加,室内熏艾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做法:用艾条进行熏烟30分钟,能起到对居室消毒杀菌、驱除虫害、清洁空气的作用,对呼吸道传染病等也有预防效果,且气味清香,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等传染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提醒:需要提醒的是,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谨慎用艾叶熏,一些敏感患者可能对艾条气味不耐受,会觉得胸闷加重、咳嗽增多。

艾叶坐垫

怕冷、怕风、喜热饮、遇冷腹泻,这可能是寒性体质的表现,此时,不妨给自己做一个艾叶坐垫。

坐垫法曾受到清代名医吴尚先的推崇,他曾在《理瀹骈文》中说:若内服药不能达到或恐伤胃气者,以坐为忧矣。

做法:取艾叶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即可。

艾灸

艾灸疗法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历时几千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

意思是说:“点燃艾绒的火如同阳光一样,可以振奋唤醒人的元气,挽回人的生命。”

不过,艾灸虽是很好的养生手段,但艾灸的适合人群是有讲究的,而春天又是生火的季节,若选用不当,非但没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上火。

一般来说,艾灸主要适合于寒性体质或是感受寒邪而导致的病痛,表现为火力不足、畏寒怕冷、手足冰凉、易疲劳、精神不振、筋骨关节疼痛僵硬、痛经、月经延后等。

而对于阴虚体质的人群,表现为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施艾相当于火上浇油,反而伤身。

因此,大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艾灸。

灸的时候可以按时间灸,比如10分钟左右;或者按患者局部表现来看,在皮肤红的基础之上,周边发赤发红,这样的量就够了。

注意事项

艾草虽然用途广泛,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实热体质

艾草性温,有眼睛冒火、口舌生疮、口气重、大便干燥、臭气熏天、脾气不好等实热症状的人群,不建议用大量艾草。

不宜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艾草会损耗人体内的阳气,加重体虚,不但不能起到保健作用,反而会使免疫力下降,带来疾病。

儿童和女性月经期间

有些孩童,食用艾草容易产生过敏症状,要特别注意;生理期的女性也不建议食用艾草,用量过多反而可能出现月经异常。

附有艾草关文章:艾草就是排毒草,吃进肚里百病消!

艾草,也叫艾蒿、香艾。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

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

艾草其实神奇得很!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等等。

艾草还具有的功效:

●艾草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头,还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

●艾草叶熬汁,然后稀释兑水沐浴,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

●此外还可以驱蚊蝇、灭菌消毒,预防疾病。

●艾草还用于针灸术的“灸”,“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

●用艾草泡脚有很多保健功效。因为它有着治病的功能,特别是在五月节这天乘着露水采到后,药效最好。

●艾草还可入浴,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疗效。

●艾草还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蒿馍馒、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尤其在中国南方清明前后,会吃一种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糍粑。

艾草有哪些具体的吃法呢?清明粿

原料:糯米粉g、粘米粉50g、咸菜g、艾草50g、笋g、肉g、油适量、盐适量、粽叶适量。

做法:

1.首先把咸菜、笋、肉切碎,在油锅里稍稍的炒一下。

2.要先准备好高温的水,把两种粉倒在盆子里。粉中间挖个洞,倒入热水。

3.加入适量的艾草,先把中间的粉搓合成小团,然后慢慢的把边上的粉也混合进去,慢慢的揉,把面团越搓越大。

4.全部揉好后,盖上毛巾醒十分种。

5.然后分成等量的小团。放在手心里搓成圆形。

6.中间开个洞,把包料放进去。再闭合上面的孔。搓出形态即可。

7.在粽叶上涂上食用油。剪成小块状平摊在蒸锅里。

8.然后把做好的青团放上去,每个中间要隔开一点距离。

9.最后就是蒸了,准备一锅热水,把蒸架放进去。

10.再开火蒸十五分钟左右,按一下如果很软了就可以了。

艾叶煮鸡蛋

原料:艾叶g、食盐适量、调和油适量、鸡蛋3个。

做法:

1.艾叶拣去杂质,去梗,泡水。

2.洗净的艾叶,小盆里打入3个鸡蛋。

3.艾叶切碎,鸡蛋打散。

4.锅里烧开水。水煮开后倒入艾叶煮开。

5.倒入鸡蛋液煮开。煮开后转中小火。

6.放适量盐、油煮开即可。

艾粄

艾粄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有消食健胃,散寒除湿,消肿散结,平喘、镇咳、祛痰、护肝利胆的作用。

原料:艾叶、糯米粉、芝麻、花生、红豆

做法:

1.把芝麻、红豆、花生分别炒熟

2.然后一起用研磨机研磨成粉

3.艾叶过一遍开水后用刀剁碎,然后放入锅里加一点点水和少量糯米粉炒成糊

4.铲到大量糯米粉上,揉成面团

5.分成小剂子,压成一个小圆形

6.把研磨好的馅料包入其中。不漏即可。

7.全部包好后,给每一个艾粄垫上一片叶子

8.水开后入锅蒸15-20分钟

9.刚出炉的艾粄,趁热吃最好。

10.摊凉后,放入保鲜盒保存好,第二天还可以吃!

香艾饺子

做法:把猪肉或鸡肉以及艾草分别剁碎后加入盐、味精、生粉搅拌成馅,包成饺子煮熟即可。

艾粿

此品表皮光滑,色泽翠绿,清香扑鼻,甘中带苦,质柔有韧性,食而不腻。不仅风味独特,且能温肺暖脾,散寒除湿,有防病保健之功效。

做法:

1.以鲜艾加碱煮至烂熟,滤干水,捣成艾泥

2.再对半配上干糯米粉揉匀,然后分成小坯,包馅上蒸笼

3.蒸笼底下要铺上大白菜叶子,然后旺火蒸熟即成或用油炸。

小贴士:馅料为糖、猪油、芝麻粉,亦可用猪肉为馅,也可用冬笋、白萝卜、腊肉炒熟然后加上佐料,用这个作为馅更好吃。形状一般为饺子状,也可做成圆形,由于它很有韧性可以把它做成各种不同好看又有创造性的东西,像可以把它捏成蘑菇、兔子、冰糖葫芦等等的新奇玩意,只要你不嫌麻烦以及自己喜欢就好。

艾草煎蛋

做法:取艾草若干,建议只要比较嫩的部分,鸡蛋两颗,盐少许。将新鲜艾草切碎;打入两个鸡蛋,拌均匀;平底锅煎。

艾叶生姜煨鸡蛋

做法:艾叶15克,生姜25克,鸡蛋2个。将以上3种食材加水适量同煮。待鸡蛋熟后,剥去蛋壳复入原汁中煨片刻。饮汤食蛋,每日2次。具有温经,止血,安胎,散寒作用。

艾叶薏仁粥

做法:

1.艾叶拣去杂质,洗净,晾干,切碎,置沙锅或不锈钢锅内

2.加水克,浸泡1小时,再将生鸡蛋放入锅内

3.锅置大火上煮沸,待鸡蛋熟时,将鸡蛋壳敲破

4.换用小火煎30分钟,取出鸡蛋,用双层纱布滤过汤汁,约得药汁60毫升

5.薏米淘洗干净,置沙锅内,加水克,先用旺火煮沸,后用文火煎熬,待米熟时加入艾叶药汁,再煮至粥稠即成。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们健康咨询,欢迎各位中医同行光临研讨交流。

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70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