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春季小心这些传染病

初春寒温交替,天气变化多变,是流行性感冒、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诺如病毒、结核病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大多通过呼吸道传播,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由于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流行,后果较为严重。广大师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天气变化,做好预防疾病的准备:

一、春季高发传染病知识:

1.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会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期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2.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者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出现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诺如病毒: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4.肺结核症状:①发热长期低热。午后或傍晚发热在38度以下,下午面部潮红,夜间盗汗;②周身乏力、疲倦、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③经常咳嗽在3到4周以上,痰中带血丝,病情发展后大量咯血,胸背疼痛。

二、预防方法

1.做好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工作,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要按照市教委下发的信息报告的模板,第一时间进行报告,及时采取班级、年级、学校停课等措施,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

3.每天坚持上下午的开窗通风,保持楼道、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穿堂风,以免着凉。

4.流行期间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大型超市、游乐场所、影剧院等。

5.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6.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7.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8.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9.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10.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保证阳光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提倡接种可预防传染病的疫苗,但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1.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

12.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春季万物生发,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祝大家身体健康!

年2月

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6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