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数字计算类题目及重点知识汇总

紫外线光疗仪治皮肤病 http://m.39.net/news/a_9387453.html

儿科相关计算公式

体重:

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kg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

2~12岁体重(kg)=年龄×2+8

身高:

出生时平均为50cm,1岁时约75cm,2岁时约85-87cm

2-12岁:身高=年龄×7+75

头围:

出生时平均约34cm,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15岁时接近成人

胸围:

出生时平均32cm,1岁时等于头围,约46cm

2岁以上胸围与头围关系:胸围=头围+岁数-1

乳牙:共20颗,生后4~10个月(平均6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尚未出牙者为出牙延迟),2~2.5岁出齐。

2岁内小儿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

前囟:出生时1.5~2cm,1~1.5岁闭合。

婴儿期每天需要能量:kJ/kg或kcal/kg(1cal=4.18J)

婴儿期每天需水量:ml/kg

喂养方法(母乳):出生后(尽早)30min内开奶。每次哺乳15~20min。哺乳后竖抱拍背,右侧卧位,防止溢乳、呕吐和吸入。4-6个月添加辅食,一般10~12个月断奶,最迟不超过1岁半。

人工喂养:

鲜牛奶喂养:1.稀释(2周内2:1乳,逐渐过渡到3:1、4:1至满月后喂全乳)

2.加糖(5%~8%)

3.煮沸(3~4min、消毒)

ml8%的糖牛乳产热kcal

婴儿每日需8%的糖牛乳ml/kg,另需水50ml/kg

奶量计算:①每日8%的糖牛乳需要量(ml)=体重(Kg)×(ml/kg);

②每日补水量(ml)=体重(kg)×(-)(ml/kg);

③每日乳中加糖量(g)=总牛乳量×8%。

全脂奶粉按重量1∶8、按容量1∶4加水冲调成全乳。

药量计算:

每日(次)剂量=体重×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剂量

取药量计算:

溶液张力计算:

记住“2:1等张含钠液”(2分盐,1分碱,混合等张液体只记这一个)

其他任何盐:糖:碱液体(碱可以为0)

其混合液体张力均下列公式计算

液体疗法

一、三定:

1.定量:

(重度脱水伴休克(周围循环衰竭))扩容:20ml/kg(总量≦)

累积损失量(与脱水程度一致):

轻度脱水:50ml/kg

中度脱水:50~ml/kg

重度脱水:~ml/kg

继续损失量:10-40ml/kg

生理需要量:60-80ml/kg

第一天补液总量:

轻度脱水:90~ml/kg

中度脱水:~ml/kg

重度脱水:~ml/kg

2.定性:

扩容:2:1等张含钠液

累积损失量:低渗性脱水:2/3张含钠液

等渗性脱水:1/2张含钠液

高渗性脱水:1/5-1/3张含钠液

继续损失量:1/3-1/2张

生理需要量:1/4-1/5张

3.定速:

扩容:30-60分钟输完

累积损失量:

在8~12小时内输完,输入速度约为每小时8~10ml/kg

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在12~16小时内输入,每小时约5ml/kg

二、三先

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三、三补

见尿补钾、见酸补碱、防惊补钙(镁)

补钾量计算(KCl浓度0.15%-0.3%)

每ml溶液中最多加入10%的KCl的量为3ml(浓度0.3%)

或每0ml溶液中最多加入10%的KCl的量为30ml

心率

新生儿:-次/分

呼吸

新生儿:40-45(60)次/分

2-12岁血压:收缩压=年龄×2+80(mmHg)

舒张压=收缩压×2/3

环境温度和湿度

病室

温度

湿度

一般病室(成人)

18-22℃

55%-65%

(50%-60%)

一般儿科病室

20-22℃

足月儿居室

22-24℃

早产儿病室

24-26℃

使用保温箱时

24-26℃

分娩室

26-28℃

新生儿沐浴室

26-28℃

水温:39-41℃

其他:

一、顺序:

1.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失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2.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发生顺序:小腿-大腿外侧-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3.麻疹出疹顺序:发热3-4天出诊,耳后发际-颈部-面部-躯干-四肢-手掌、足底

4.猩红热出诊顺序:发热后第二天,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迅速波及全身。

5.水痘出诊:发病当日或次日。

注:麻疹特点:口腔麻疹黏膜斑;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米糠(麦麸)样脱皮。

水痘特点:分批出现,斑疹、斑丘疹,水疱,破溃,结痂同时存在,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

猩红热特点:草莓舌、杨梅舌,口周苍白圈。针尖大小充血性皮疹,压之褪色,疹间无正常皮肤(皮肤弥漫充血)。大片脱皮,手套、袜套状。

二、分度:

1.臀红:轻度:皮肤潮红

重度:重I度:皮肤潮红伴皮疹

重II度:重I度+皮肤破溃、脱皮

重III度:局部大片糜烂或表皮剥脱,可继发感染

2.营养不良:轻度:体重下降15-25%,腹壁脂肪厚度0.4-0.8cm

中度:体重下降25-40%,腹壁脂肪厚度<0.4cm

重度:体重下降>40%,腹壁脂肪厚度0(消失)

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程度

肛温

腋-肛

温差

硬肿范围

全身情况及器官功能改变

轻度

=35℃

0

20%

无明显改变

中度

35℃

0

20%-50%

反应差,功能明显底下

重度

30℃

0

50%

休克、DIC、肺出血、急性肾衰竭

硬肿面积: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

4.脱水:轻度:3-5%体重下降(稍)

中度:5-10%(明显)

重度:>10%(极、休克)

5.腹泻:轻度: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重度:胃肠道症状重,有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

6.肺炎:轻度: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重度:有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多系统功能障碍

7.贫血:轻度:-90g/L(血红蛋白含量)

中度:90-60g/L

重度:60-30g/L

极重度:<30g/L

三、惊厥病因: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脑膜炎、低钙、低镁、低血糖、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肺炎)

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岁内多见1、病因:日光照射不足2、分期:

(1)初期:精神神经症状,枕秃(2)激期:骨骼改变:

头部:颅骨软化(3到6个月)方颅(7到8个月)前囟过大或闭合延迟出牙延迟

胸部: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1岁左右)

四肢:手镯、脚镯征(6个月以上),X型腿、O型腿(1岁以后)

脊柱畸形

辅助检查:钙磷乘积小于30;碱性磷酸酶升高;X线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或杯口样改变(3)恢复期(4)后遗症期3、治疗:(1)口服-单位/天,一个月后改预防量-单位/天;

(2)肌注15万-30万单位/次,一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单位/天;

适当补钙4、预防:足月儿:出生2周后单位/天早产儿、双胎儿:出生2周后单位/天,三个月后改成单位/天

五、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6个月以内多见1、表现:典型表现:惊厥、手足抽搐、喉痉挛隐性体征:面神经征、陶瑟征、腓反射2、辅助检查:血钙1.75mmol/L-1.88mmol/L3、治疗: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止惊、补钙、补维生素D(顺序不能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7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