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镇幼儿园春季十大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十大传染病
预防知识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02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一种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它为“烂喉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猩红热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2~5天,起病急剧,突然高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不过还有一些能够明显辨别的特征:1.患儿会持续高烧或者;2.发烧第一天全身出红疹;3.患儿口周呈现惨白环;4.0舌质红、舌刺大,很像成熟的杨梅。当发现孩子持续高烧或者呈现红医院就诊。
猩红热的预防
猩红热主要是经空气飞沫传染,由于传染性极强,因而应留意切断传染源,对患病的孩子应马上隔离治疗。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留意居室通风,让孩子勤洗手、多休息、多喝水等都有助预防猩红热。
03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诺如病毒导致感染性腹泻,且传染性较强,属于自限性疾病。
诺如病毒临床表现
1、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潜伏期多在24~24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2、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3、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
4、可能出现头痛、寒颤或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的预防
勤洗手,做好食物保险工作;外出回家后洗手;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不吃生冷食品或未煮熟的食物;减少到外面的餐厅就餐,尤其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吃;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确认水源安全,确认饮用的水已消毒;不喝生水,要喝煮开过的水;选用卫生合格的桶装水。
04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
肺结核临床表现
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肺结核的预防
注意居室环境,适时消毒。不良的居室环境很容易滋生病菌,也很容易让病菌有大量繁殖的机会。年龄较小、抵抗力较弱的新生儿或者小儿可接种疫苗,提高抵抗力。大人可通过加强锻炼的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
05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风疹临床表现
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风疹的预防
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06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麻疹临床表现
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麻疹的预防
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07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手足口临床表现
1.发烧,体温38℃至39℃2.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3.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4.常伴有流涕、口痛、咽痛及厌食等症状。手足口的预防
1.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2.衣物、日用品等常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3.避免与患儿接触,托幼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4.家长在流行期间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5.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08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
1.初发期可有发热、乏力、肌肉疼痛、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等症状。2.腮腺肿胀3.患儿感到局部疼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咀嚼时更明显。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1.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2.离传染源;对患儿进行隔离,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09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水痘临床表现
潜伏期:10—21天,一般14天左右;前驱期:1-2,症状较轻,主要表现在低热、头痛、无力、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出疹期:皮疹多分布于躯干,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开始为粉红色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多数疱疹数日后结痂最后脱落。水痘的预防
??1.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
2.离传染源;对患儿进行隔离,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1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表现
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
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温馨提示1.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
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到校后,去医院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3.多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
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虽然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END
编辑
杨元
审核
代言言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