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
鼻窦炎是指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粘膜发炎的统称。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一种鼻科常见多发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鼻窦炎多由急性鼻咽炎发展而来,以鼻塞、脓涕多、头痛为主要特征;慢性鼻窦炎常因急性鼻窦炎未能彻底治愈或反复发作而形成,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目前认为鼻窦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窦口阻塞,引流不畅,导致鼻窦内的感染的脓液和细菌不能及时排出,反复感染而成。
鼻窦炎常见病因
1、局部因素
(1)、鼻腔疾病:急性或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腔异物和肿瘤等。其中,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因鼻粘膜病变,表现出充血、水肿、肥厚、化脓等症状,很容易侵袭窦腔,造成筛窦、颌窦感染而引发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和鼻息肉很容易堵塞窦口,造成窦腔通气引流不畅,引发鼻窦炎;而肥厚性鼻炎、中鼻甲肥大等又都能造成中鼻道阻塞引起鼻窦炎。(2)、邻近器官的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上列第2前磨牙和第1、2磨牙的根尖周感染、拔牙损伤上颌窦、龋齿残根坠入上颔窦内等均可引起鼻窦炎症。(3)、创伤性:鼻窦外伤骨折或异物射入鼻窦,游泳跳水不当或游泳后擤鼻不当,污水进入鼻窦内等将致病菌接带入鼻窦。(4)、医源性:鼻腔内填寒物留置时间过久引起局部刺激继发感染而致鼻窦炎;此外,填寒物留置过久亦可因妨碍窦口引流和通气而鼻窦炎。(5)、气压损伤:髙空飞行迅速下降致窦腔负压使鼻腔炎性物或污物被吸入鼻窦引起非阻塞性航空性鼻窦炎。
2、全身因素:过度疲劳、受寒受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引起全身抵抗力降低,生活与工作环境不洁等是诱发本病的常见原因。此外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胃食管返流病,甲状腺、脑垂体或性腺功能不足,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流感、麻疹、猩红热和白喉)等均可诱发本病。
鼻窦炎有哪些病理变化?
一、急性鼻窦炎:与急性鼻炎相似。
①卡他期:病初鼻窦黏膜短暂贫血,继而血管扩张和充血,上皮肿胀,同有层水肿,多形核白细胞和淋凹细胞浸润纤毛运动缓慢、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亢进。
②化脓期:卡他期病理改变加重,上皮坏死纤毛脱落,小血管出血,分泌物转为脓性。
③并发症期:炎症侵及骨质或经血道扩散,引起骨髓炎或眶内、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上述病理过程并非是必然过程及时的诊断和洽疗可以使绝大多数患者在卡他期获得治愈。
二、慢性鼻窦炎:黏膜病理改变表现为水肿增厚、血管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上皮纤毛脱落或鳞状,化生以及息肉样变,若分泌腺管阻塞,则可发生囊性改变。亦可出现骨膜增厚或骨质被吸收后者可致壁骨质琉松或变薄。此外黏膜亦可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血管阻塞和腺体萎缩,进而黏膜痿缩。
根据不同的病理改变,可分为
(1)、中性粒细胞浸润型为主、
(2)、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型为止,
(3)、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型为主,
(4)、混合型。
鼻窦炎发病机制是什么?
鼻腔是一个开放通道,正常情况下,鼻腔内可以有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的存在,鼻腔的粘膜纤毛系统在不停的运动和排除细菌和异物,粘液毯中的白细胞和抗体共同工作,保证细菌不超过人体可承受的数量。若遇诱发因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鼻腔粘膜纤毛系统功能降低,使得存在于鼻腔的致病菌大量繁殖,进而引发急性鼻咽炎。急性鼻咽炎反复发作就会转化为鼻窦炎。急性鼻窦炎时,鼻窦粘膜充血水肿,粘膜上皮尚完整。发展为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时,鼻窦粘膜固有膜层内除有大量白细胞浸润外,尚有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慢性鼻窦炎时粘膜增厚,固有膜水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间质内有更多的细胞浸润。急性化脓性鼻窦炎转入慢性期后,部分粘膜被破坏,常伴有鳞状上皮化生和肉芽组织形成,固有膜明显增厚,局部甚至可有息肉形成。
鼻窦炎有哪些危害及并发症?
详见本人写的《鼻炎,绝非是鼻塞、流鼻涕这么简单,谈谈鼻炎危害及并发症》的文章。
鼻窦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鼻窦炎
1、全身症状:因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故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便秘、周身不适,头晕等。儿童可发生呕吐、腹泻咳嗽等消化道和下呼吸道症状。
2、局部症状
(1)鼻塞:多为患侧持续性鼻塞,若两侧同时患病,则为双侧持续性鼻塞,为鼻黏胀性肿胀和分泌物蓄积所致。
(2)脓涕:鼻腔内大量脓性或黏脓性鼻涕,难以擤尽,脓涕中带有少许血液。厌氧菌或大肠杆菌感染者脓涕恶臭(多是牙源性上颌窦炎〉脓涕可后流至咽部和喉部,刺激鼻咽部或咽部黏膜引起咽痒、恶心、咳嗽和咳痰。
(3)头痛或局部疼痛:为本病最常见症状。其发生机制是脓性分泌物、细菌毒素和黏唤肿胀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所致。一般而言,前组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和颌面部,后组鼻窦炎的头痛则多位于颅底或枕部。
慢性鼻窦炎
1、全身症状:轻重不等,时有时无。较常见为精神不振、易倦、头艏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2、局部症状
(1)流脓涕:为主要症状之一。涕多黏脓性或脓性。前组窦炎者,鼻涕易从前鼻孔擤出后组鼻窦炎者,鼻涕多经后鼻孔流入咽部。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鼻涕常有腐臭味
(2)鼻塞:是慢性鼻窦炎的另一主要症状。由于鼻黏膜肿胀、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息肉形成、鼻内分泌物较多或碉厚所致。
(3)头痛:一般情况下并无此症状。即使有头痛,亦不如急性鼻窦炎者严重,常表现为钝痛和闷痛。为细菌毒素吸收所致的脓毒性头痛,或因窦口阻塞、窦内空气被吸收而引起的真空性头痛。
需要做哪些检查?
常见的检查有血常规,鼻内镜,CT,鼻腔分泌物培养等等,鼻塞炎分型根据慢性鼻窦炎是否伴有息肉分2种类型,该分型对治疗方案,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不伴鼻息肉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伴鼻息肉的术后容易复发。1、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2、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如何区分急,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病程不超过12周。
慢性鼻窦炎:病程超过12周。鼻窦炎的
治疗
一、去除病因:解除阻塞鼻腔的器质性因素,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及鼻息肉等,通过鼻内镜手术,对于一部分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二、控制感染源:特别是急性鼻窦炎,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防止变成慢性鼻窦炎,疗程一定要足。明确致病菌的选择敏感抗生素,未明确者可选用广谱抗生素。
三、鼻腔局部用药:0.5%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液;鼻用激素;鼻腔冲洗等等。
四、其他:黏液稀释及改善黏液纤毛活性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五、手术:手术指征详见本人写(鼻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文章。
六、中西医结合:鼻窦炎归于“鼻渊”范畴,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早在《内经》时代即有较深入的认识,现从中医角度分析认为:鼻窦炎的发病机理主要为肺经风热,壅塞鼻窍、胆腑郁热,上攻鼻窍、脾胃湿热,困结鼻窍、肺气虚寒,邪犯鼻窍、脾气虚弱,湿困鼻窍等。而且认为急性鼻窦炎多为实证,而慢性鼻窦炎则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本人根据不同患者辨证分型,并通过局部望诊对鼻术腔粘膜及分泌物的性状色泽进行分析,采用不同中药内服、鼻腔冲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能够避免西医治疗中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带来的药物副作用及手术治疗带来的痛苦。
参考文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与治疗指南()
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专业人员咨询,如本文涉及法律问题或者建议等,请加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7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