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春季流行性疾病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春季也是一些传染病和过敏性疾病的高发阶段。尤其是对于抵抗力比大人弱小孩子来说,就很容易被传染。
儿童春天常见传染病有风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等。
各类传染病基本知识1流感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肠胃型流感。
2手足口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两季高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日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为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0%以上。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4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爆发流行。儿童的腮腺炎,多油于急性感染所致。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流脑冬春好发(11月---次年3、4月),任何年龄均可发病,6月—2岁发病率最高。
6荨麻疹(风疹)小儿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细菌、病毒、花粉、灰尘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原。
一般的荨麻疹都是由过敏引起的,因此,要让孩子远离过敏原。
我园已经采取以下措施1、各班加强消毒:注意保持室内干净通风,加强玩教具、餐具、被褥以及室外环境、器材的消毒。每天对物体表面擦拭,做到清-消-清。
2、每日放学后对班级桌椅、地面、户外大型玩具进行消毒。
3、教育幼儿养成饭前便后要用正确的洗手方法进行洗手。
4、保健医生和班级老师加强晨检、巡班和配合上级部门的指导监督,严格把关,加强对孩子的密切观察。
5、如发现传染病症状立即要求家长带幼儿进一步确诊。确诊传染者,按照传染病处理规定,孩子必须离园隔离治疗,医院出据痊愈证明后返园。同时园内会对患儿所在班级及用物立即消毒。
为了孩子的健康,
希望家长与幼儿园共同配合。
现有家庭有关防病知识提出几点建议
1、定时打开窗门自然通风,是最简便、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2、接种疫苗。(建议为幼儿接种国家二类疫苗,如:手足口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传染病高发季节,避免前往空气不流通、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不接触禽类及禽类分泌或排泄物。
5、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6、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过度。
7、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切不可以一下减的太多。
8、合理安排好饮食。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9、及时就医。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都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分情况,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告知班级老师,以免范围扩大。
以下内容为西青区教育局
关于做好年春季
传染病防控告知书
请爸爸妈妈为了宝宝的健康
认真阅读。
尊敬的家长及全体师生:
大家好!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中小学生、幼儿是流感、水痘和诺如病毒等传染病的好发人群。为预防各种传染病在校园发生,为共同守护学生身体健康,现将我区常态化疫情校园管理要求告知大家,希望得到家长们的支持与理解:
一、疫情期间非必要不去中高风险区,必要前往的须第一时间报备,并按要求进行居家观察及核酸检测。
二、坚决不带病上课,不隐瞒病情。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关于疫情期间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学生就医工作的通知》(津卫医政号)要求,如果出现发热(体温≥37.3℃)、干咳等呼吸道症状,请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医院的检查和治疗。首诊后,请遵医嘱按时复查,复查后由首诊医疗机构出具复课证明。
三、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天津市学校及托幼机构修复学复工管理工作的通知》(津卫疾控3号)要求,出现皮疹、呕吐、腹泻、流涕、黄疸、结膜充血、腮腺肿大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开具诊断证明。如果诊断为传染病,应遵医嘱做好隔离治疗,且隔离期间暂不参加课外培训机构和托管班的活动。待病好后凭复课证明返校复课。
四、您的孩子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学生情况,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办理请假手续,并配合学校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五、发热病例、传染性疾病均在病愈后,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由校医或保健教师确认后,方可进入校园正常学习。(注:水痘患者须在水痘脱痂后复课;有呕吐、腹泻症状的,务必及时主动告知班主任,待症状消失后72小时复课;患流行性感冒,待体温恢复正常、其它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复课)
亲爱的家长朋友,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让我们家校联动,同心共筑,科学防控,共同守好校园主阵地,为孩子们营造健康、安全、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来源:西青区教育局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