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预防猩红热应该怎么做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因此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

猩红热“杨梅舌”

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发热在38度至40度,伴有咳嗽、头痛、恶心,咽喉和扁桃体红肿,舌头表面可见“杨梅舌”时,医院确诊是否为猩红热症状。猩红热还有一种典型症状,大多数病人在发病12小时-36小时内出现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在发病的第一周末期开始出现皮肤脱屑。

少数患儿患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的损害。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或携带病菌者通过呼吸、打喷嚏、说话等产生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播细菌。

预防猩红热应该怎么做呢?

  

(1)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   (2)治疗和隔离患者: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带口罩。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可视情况解除隔离。

  (3)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1-2小时。

(4)加强锻炼: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家长应避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和人多处,妈妈还需督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到空气清新的室外散步跑动。

(5)合理饮食:合理安排饮食,为孩子提供充足且均衡的营养,对于预防疾病也很有好处。

(6)加强学校卫生: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加强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

温馨提示:

防治猩红热,光靠药物治疗和增强抵抗力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远离传染源,做好个人及家庭卫生的保洁工作。

供稿:疫情信息科李广涛

编辑:办公室徐钊

ID:渭南疾控

长按识别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设计总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39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