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名人二十现代儿科医学奠基人诸福棠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锡山区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堪称名人的摇篮。在这方水土哺育出来的众多名人中,有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国学大师,也有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教育家、实业家……代代有英才,行行出状元。今天,锡小妹就为大家介绍本期锡山名人——现代儿科医学奠基人诸福棠。

诸福棠生平

诸福棠,锡山区东亭街道杨亭人。生于年11月,年4月于北京病逝,享年95岁。他毕生致力于儿科医学事业,是我国现代儿科医学的奠基人,著名儿科专家、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医院院长、名誉院长。诸福棠的一生,是为开创和发展我国儿科事业历尽艰辛、奋力拼搏的一生。六十多年来,在儿科的医疗、教育、科研、保健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主编的《实用儿科学》是我国第一部儿科医学的经典著作,年获首届国家级优秀图书一等奖,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成果一等奖。他本人被国人誉为“济世活婴”。

中间者为诸福棠

求学之路

诸福棠出生在杨亭的一个小康之家。祖父诸玉鸣是一位名闻乡里的老中医,教育总长蔡元培写诗赞颂他为“貌温温真君子”。父亲诸佥吉,清末秀才,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先后办过求我学堂(今杨亭小学)、蓉阳小学、席祁小学(春雷小学前身)。姑妈诸希贤曾任无锡县女子师范校长,被人们誉为“巾帼不凡才”。她孑然一身,爱侄如子,期望诸福棠继承她“普济世人”的志向。

家庭环境给了诸福棠良好的熏陶。幼年他就开始读《三字经》《四书》等。8岁起,他在父亲创办的蓉阳小学读初小。诸家有田产三十多亩,父亲希望儿子留在家里,守住家业。而姑妈最终说服了他的父亲,让诸福棠“外出求学,独立谋生,为国为民”。诸福棠也因此走上了“普济世人”的人生道路。父亲陪同诸福棠赴沪赶考南洋公学高小班。高小班当年招生四五十名,诸福棠在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顺利入学,后因学习拔尖而直升中学部。

在南洋中学学习期间,孙中山到校作《建国方略》的讲演,使诸福棠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激发了救亡图强的决心。但后来他患上了白喉、重症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病,因而耽误了升入大学,却因此萌发了学医的决心,产生了“济世救人”的愿望。年,他考取协和医学院,又因为患上了急性扁桃体炎、重感冒、肺炎等病,使求学过程产生许多曲折,但更坚定了当医生的信念。在读二年级时,他跟随药理学教授陈克恹研究用于收缩子宫的益母草(苦草),从中提炼出一种钾盐,两人为此合写了一篇论文,刊载在生物学和实验医学的会报上。对学问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陈克恹教授成为他学习的楷模。

诸福棠所著《实用儿科学》

专攻儿科医学

诸福棠专攻儿科医学,始于美国著名儿科权威豪兹的一次讲座。这位客座教授在协和医学院的讲课,材料翔实,形象生动,给诸福棠留下深刻的影响,也因此对儿科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年毕业时,诸福棠以五年总评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并获得协和医学院的最高荣誉奖——“文海”金钥匙奖,奖金元,同时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文凭。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日军野蛮侵略,战争连年不断,人民生活贫寒,医疗水平落后,很多儿童严重营养不良,天花、白喉、伤寒、黑热病和先天性梅毒等传染病夺去了无数孩子幼小的生命。目睹孩子们的苦难,诸福棠更坚定了把毕生献给中国儿童医疗事业的信念。在年自编的《实用儿科学》序言中,他为中国儿童健康事业疾呼:“我国儿童之发病率及死亡率,远远超过于先进诸邦,最大原因乃系预防知识未能普及,医界乏倡导之热忱,政府无推行之热心,遂致疫病流行,死亡枕藉。其影响于家庭幸福、社会经济者不可胜言。……但望免疫学及营养学,在近年中之种种贡献,由我儿科医师之介绍,全国孩童咸蒙实惠。”

年12月,侵华日军强行将北平协和医院。当时协和医学院临床各科主任绝大多数是美国人,唯一的儿科主任兼教授是诸福棠。但他毅然离院,并与同事吴瑞萍、邓金鎏共同创医院,诸福棠被推举为院长。这是我医院之一,由于该院医术精湛,医德精良,在国内颇有名气,国外一些儿科医生也纷纷前去参观,交流经验。后来,诸福棠在北平大学医学院任科主任兼教授时,还经常带领学生去该院学习临床诊疗。年秋,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市长彭真接见诸福棠,传达了政府要在医院的决定,征询他的意见。诸福棠兴奋地把这一件事转告了吴、邓两位同事,三人一商量,决定把他们合办的已拥有50张病床、近百名职工、每日七百名左医院无偿捐献给国家。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吴晗副市长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接受了他们的献礼,更名为“医院”,诸福棠继任院长。诸福棠还接受彭真的嘱托,主持筹建医院。年六一儿童节,有张病床、设备完善、各医院举办落成典礼,诸福棠被任命为首任院长。医院又不断得到发展,床位增加到张,门诊量日均0人次左右,并添置了不少现代化的诊疗仪器。后医院又成立了儿科研究所、微生物和同位素研究所,并成为首都医医院,同时肩负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四项任务。诸福棠制定了“公、慈、勤、和”四字院训,意谓“大公无私、慈祥友爱、勤奋工作、团结和睦”。这四个字医院的办院方针和工作人员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规范,也是他高尚品德的生动概括。英国皇家学会儿科负责人、曾任国际儿科学会秘书长的斯坦普来顿教授多次访华,十分敬佩诸福棠精深的医学造诣,两人常有书信往来。他曾写信盛赞诸福棠:“你作为一个伟大的开拓者,作为伟大的中国公民,我十分钦佩你!”

辉煌成就

诸福棠年主编出版了《实用儿科学》,以独到的见解、精湛的医术,阐述了振兴中华民族儿科事业的重要性。这是国内自著的第一部儿科学专著。宋庆龄对《实用儿科学》十分推崇,特地把此书转送到陕北,在解放区翻印了其主要部分。~年,《实用儿科学》经四次增补、修订、再版,从初版的八十多万字增加到三百余万字,其间倾注了诸福棠大量的心血。这部巨著为我国现代儿科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诸福棠毕生注重科研活动。医院任住院总医师时,他边学习边实践,确诊了一些容易混淆的病例,医院上下的好评。他用大白鼠进行试验,开展对维生素A缺乏症的治疗过程及肠道吸收胡萝卜素情况的研究,并在美国《儿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当时我国每年数以万计的儿童死于麻疹,诸福棠一直在苦苦探索麻疹病的有效预防措施。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儿科进修,利用医学院先进的科学实验仪器设备,确定了胎盘球蛋白浸出液含有白喉抗毒素和猩红热抗毒素,提炼出胎盘球蛋白中的麻疹预防因子,研制出胎盘球蛋白疫苗,为接触麻疹的易感儿童进行被动免疫,按小儿体重的多少,肌注适当的预防剂量。经过二十余例的缜密试验,取得被动免疫或减轻麻疹症状的效果。《美国小儿疾病》杂志和《传染病》杂志上刊出了他的研究成果,引起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52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