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幼儿高发传染病预防常识
春季幼儿高发传染病预防常识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不仅小朋友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迎来了“节节儿高”,一些传染病也趁着气温回升进入了高发期。小朋友机体免疫力差,容易被病毒侵体而患病。因此,这个时期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预防幼儿传染病的发生哦!
1
流行性感冒
又称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音哑和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天气变化时,应注意防寒保暖,多进行户外活动,应经常加强身体锻炼。
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多饮水。
2
肺炎
肺炎会引起咳嗽、呼吸短促、发烧、呼吸频率加快中的一种或是全部症状。如果孩子的感冒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尤其是身体虚弱的宝宝很容易从感冒发展为肺炎。
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患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尽量让他与其他孩子隔离,避免传染;室内经常通风;保护孩子不会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如有可能,让孩子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
3
腮腺炎
本病多发生于5-10岁的儿童,它是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肿痛、食欲下降等,一般潜伏期为2-3周,应对病人进行隔离,消肿一周后就不会传染了。
注意事项:
发现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柠檬汁、果汁、可乐等碳酸饮料,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患病期间应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4
流脑
全称流行性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末春初,其病情发展极快,症状为出现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状态。
注意事项:
应及时给儿童接种流脑疫苗,平时增强卫生意识、注意自我保健,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料,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患病期间应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5
红眼病
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春季发病率较高。感染红眼病后几小时内就可发病。初起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红肿。
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孩子得了红眼病后,不要用热水清洗眼睛,以免损伤眼角膜。不要擅自滴眼药水,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抗生素等成分。平时增强卫生意识、注意自我保健,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出疹子”。首先表现为发热、两眼发红、流泪、怕光,发病后3-4天身体逐渐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逐渐蔓延到脸部、胸部、腹部、手和脚;2-5天皮疹出齐,这时症状最重;再过5天皮疹消退,症状减轻。
注意事项:
孩子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注意病儿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如果孩子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如出现嗜睡、精神差、拒食、面色不好等),医院复诊。增强卫生意识、注意自我保健,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7
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孩子感染水痘病毒后,会先有十天到二十天不等的潜伏期才会发病。在孩子出疹子的前一两天,会有一些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接下来会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注意事项:
一般抵抗力正常的孩子并不需要特别治疗水痘,家长要注意避免直接的阳光照射,以免皮疹加剧;鼓励病儿独自安静玩耍,尽量避开那些还没有出过水痘的人;将指甲剪短,有助于防止抓伤,引发感染。其次,出水痘期间如果宝宝出现恶心、头痛、呕吐、高烧3天以上不退等症状,医院检查。
8
猩红热
高发于冬末春初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表现症状:
轻型——发热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现皮疹脱屑或并发肾炎后才知道患了猩红热。
中毒型——病势发展迅速,突然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有惊厥、昏迷、呕吐、烦躁不安,有时可迅速出现休克。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常有出血点。
脓毒型——较中毒型症状更重,患儿有高热、烦躁不安,咽峡炎加重等症状,但此类患儿现已极少见。
注意事项:
一般卧床休息,供给充分的营养和水分。症状严重的孩子可输液,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
9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幼儿常发的一种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后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注意事项:
发现孩子有手足口病,医院诊治,并按医嘱服药,并卧床休息。注意病儿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虽然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护,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多食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合理安排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抗病力下降。
3.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勤洗手,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不食用、不加工不清洁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肉食或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5.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立即洗手,避免交叉感染;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6.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保护可爱的小宝贝们健康、快乐地长大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