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传染病预防猩红热
秋季传染病预防——猩红热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以冬春季发病为多。
传播途径: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其5-15岁居多。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2-5天,也可少至1日,多至7日。
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C-40°C,伴头痛,咽痛,杨梅舌,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黏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恢复期,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与出疹的顺序一致,躯干多为糠状脱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皲裂样脱皮是典型表现。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
2.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盖口鼻,并妥善弃置分泌物
3.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口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让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提高免疫力
5.每日幼儿坚持晨检,预防疫情进入班级
6.患儿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痊愈后方可回园
保健室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