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幼儿卫生保健小常识,家长老师必看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由于气温和湿度的升高,各类细菌、病毒也趁机肆虐,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如何让幼儿健康度夏是家长、老师们最关心的话题,那么幼儿怎样才能安全度过盛夏呢?请家长仔细阅读并注意以下几方面保健知识。
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5—7月份为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随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
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表现时,医院救治。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此段时间就不要去幼儿园了,避免交叉感染。
3、疱疹性咽炎
多5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此病。与手足口病一样,此病在每年的夏秋季节多发,之后随季节的变化发病率逐渐降低。症状一般是嗓子出现疱疹、孩子进食困难等,和手足口病临床症状最大的区别是手脚不出疹子。大多数患儿病程一周左右可痊愈。如果合并细菌感染还需要服抗生素治疗。
此病虽然有传染性,但目前还没有被列为传染病。一般来说,它是以粪便、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由于这种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孩子家长可以借鉴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来预防此病,如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吃熟食、喝开水等良好生活习惯。
4、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5、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6、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7、猩红热。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如何预防夏季传染病
1、幼儿园加强晨、午检。如果孩子当天身体状况不佳的话,请家长接回家休息,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保健老师进行每日回访工作,以了解幼儿最新情况。
2、入园需要服药的孩子,家长做好严格登记,由保健老师统一按服药标准喂药。
3、每天早晨保育老师进班后首先开窗通风、进行茶杯消毒、准备开水,湿式清扫,擦灰尘,整理物品,用消毒水擦拭教具等,做好一切准备迎接孩子们入园,开始美好的一天。
4、餐前准备,保育老师配制消毒液,消毒餐桌,准备擦嘴毛巾,对餐车消毒,去厨房拿餐具(每餐一次,高温消毒)和午餐,所有器皿必须加盖,保证安全卫生。
5、放学后,保育老师将桌面与地面清扫干净后将餐具送到厨房洗消间,并将擦手巾、擦嘴巾、茶杯、保温桶等清洁干净,同时做好消毒工作。
6、清洁阿姨每天对幼儿园各个活动室、公共区域进行严格清扫消毒,每周进行大清洁一次,由检查小组的成员对全园进行卫生大扫除。
7、被子、枕头、床(每天一次太阳晾晒或紫外线照射,半个月带回家清洗一次)。
8、空气消毒(每日一次,空气熏醋或紫外线)。
作为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吃熟食,多喝温开水。每天开窗通风,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3、不在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长时间逗留,如大型超市、游乐场所、电影院等。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保证有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5、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新鲜蔬菜、水果等。
家长发现疑似传染病后怎么办
1、若医院确诊幼儿为疑似传染病时,要立即和班级教师联系。
2、按照医生要求对孩子进行隔离治疗,痊愈后须持医生痊愈证明入学。
3、在观察和治疗期间,希望家长多和班级老师保持联系,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共同给孩子以身心关爱。
"Educationshouldnolongerbemostlyimpartingknowledge,butmusttakeanewpath,seekingthereleaseofhumanpotentials."
教育不该仅仅是授业,而是要找出一条能够释放人类潜能的新道路。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