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从你我做起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由伊蚊(俗称花纹或者花斑蚊)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什么是伊蚊?

   伊蚊是蚊科中的一种,有时也被人们叫做“花蚊子”。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叫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①发病较突然,有畏寒、发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常为24—36小时内达到39度到40度;

  ②皮疹:于病程5—7日出现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皮下出血点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

  ③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④出血倾向严重,有鼻出血、皮肤出现血大批淤斑,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

▲家庭如何预防登革热视频

预防登革热,先防蚊虫滋生

   ①最有效的消除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滋生地,包括小型喷灌、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地方,必须采取每个星期翻盆倒灌消除积水或放农药、清理置容器等综合措施;

  ②每个星期使用杀虫剂喷洒室内和室外,也可使用蚊帐、门窗纱网防蚊、用电蚊香、驱蚊器来防蚊;

  ③及时清理垃圾、垃圾统一回收处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④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5—7天洗瓶换水、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必须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⑤改善室外环境卫生,疏通下水道,铲除杂草,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等。

如何远离蚊子?

  ①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②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惹蚊子。

被蚊虫叮咬了怎么办?

   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医院或者社区专门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旅行者如何预防登革热?

   到东南亚等有登革热流行的区域旅游要预防被蚊子叮咬,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防蚊药物。

  旅游归来后若出现突然发热、眼眶痛、头痛、关节肌肉痛,或皮疹等症状,医院就诊。

登革热会致命吗?有后遗症吗?

  疾控专家:登革热一般为自限性传染病,并发症较不常见,病死率较低,一般无后遗症。但容易传播,多次感染后易引起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而导致死亡,应引起人们足够程度的重视。

  患者感染一种血清型康复后,产生的免疫对同一血清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1~4年,对其他三种血清型病毒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

登革热可以在人和人之间直接传播吗?

  疾控专家: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但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复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从而导致登革热的广泛传播。

  登革热有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或者有特效药治疗吗?

  疾控专家:目前,没有效疫苗可以预防,对登革热也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和支持治疗,患者一般都会痊愈。因此,最简单的办法是避免被蚊子叮咬,发病时及时就医。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什么习性?哪些地方容易受到这种蚊子叮咬?

  疾控专家: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主要孳生在各种人工和植物容器积水中,如:室内外积水缸罐、竹林中的竹筒、树洞、椰子壳、废旧轮胎、腌菜陶瓷器皿等。多在户外侵袭人体,吸血高峰在下午4时至5时,次高峰在上午9时至10时。其中花斑蚊的活动飞行范围一般在滋生地附近50至米范围,很少超过米。因此,在其活动高峰时段处于其滋生地周围米范围内较易受到该种蚊子叮咬。

本期编辑:张懿杨雪梅

责编:杨晓梅郑绍健

点击下方链接,看往期精彩!

★省委第五巡视组进驻瑞丽开展工作(内附联系方式)

★省委巡视组公告

★宜居瑞丽

工程建筑方长期占用园区土地瑞丽多部门联合依法强拆“两违”建筑

★“五用”宣讲入傣寨等丰喊村民喜迎十九大

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9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