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疾病蠢蠢欲动,开学后咋防范

秋季气温逐渐转凉,日均温差变化大,是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其是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进行入流行期和高发期。随着学校陆续开学,学校师生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群体性传染病发生几率和风险增大。为此,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预警提醒广大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做好秋季开学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肠道传染病

9月份仍然是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疾病的发病高峰期,主要原因是食用污染水、不洁食物或与病人接触感染,其中食物传播是最主要传播途径。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用餐单位常易发生因食用污染的食品引起食源性菌痢暴发。其中,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已逐步进入高发季节。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极强,食用、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然后手接触到口、直接接触到感染者等都可能被传染。由于学校人群密集,学生学习生活集中,是诺如病毒重点防御区域。

预防措施

1、做好疫情监测,重点做好晨午检,发现患者及时上报、隔离和救治;

2、加强预防诺如病毒健康教育,培养良好个人卫生行为;

3、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

4、加强校园环境卫生质量,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对病毒、细菌易滋生、易传播的区域进行消毒。

二、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的细菌、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传染病。开学期间,师生聚集,呼吸道传染病防范不可忽视。秋季常见传染病主要有流感、腮腺炎、水痘、猩红热等。除注意对上述疾病预防外,秋季正是气温由高到低转换期,日均温差变化大,易发生普通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季节性流感疫苗已逐步进入最佳接种时间,建议体弱或有基础性疾病的重点人群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预防措施

(一)教室课间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

(二)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去、减少被污染的机会。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要随地吐痰。

(四)加强体育锻炼,及时注射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

(五)生活学习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六)秋季气候多变、要随时增减衣物、合理安排好饮食。

三、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经水传播是本病两种主要的传播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污染有眼分泌物的手,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8-9月为流行高峰。学校开学后,人群密集、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助本病在学校中传播流行。

预防措施

一旦发现此类疾病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家庭做好隔离消毒。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
中国白癜风协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8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