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现登革热病例三痛和三红请
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信息,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发生登革热聚集性病例共17例,为今年首发病例。
登革热是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防控登革热,关键是防蚊。
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促进中心提醒:国庆长假将至,计划出游的人们,特别是准备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的人们,要尽量避免蚊虫叮咬。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或怀疑患传染性疾病时,应推迟、取消或及时中止旅行,及时就诊。
靠“花蚊子”传播不会人传人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三痛”和“三红”速查登革热。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患上登革热后,患者会出现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三红:面、颈、胸部潮红(三红征),还可结膜充血;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及乏力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如果您具备以下3个条件: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就诊。确诊后需隔离,以防进一步传播。
防蚊七大措施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传播登革热的蚊子一般是白天活动,日出后及日落前的两小时是其叮咬高峰时间)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滋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