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疫情,特效药和疫苗不是唯一武器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7696544.html
疫情危机再一次提醒我们,在公共卫生方面,从政府、社会到公众,我们还有很多功课未能完成。

作者

朱纪明程峰(清华大学医学院公共健康研究中心)

编辑

徐菁菁

药物和疫苗不一定“特效”

身在疫情中,大众的期待是特效药和疫苗。面对疾病,这是人们自然的第一反应。但如果从健康经济学的视角回顾一下历史,以公共卫生的角度看,药物和疫苗并不一定“特效”。

下图描述的是四种传染病死亡率的变迁。麻疹、猩红热与伤寒“特效药或疫苗”的姗姗来迟,对其导致的人口死亡率的整体降低作用几近于零。

图1:美国四种传染病的每千人口标准化死亡率

(摘自FollandS,GoodmanA,StanoM.TheEconomicsofHealthandHealthcare,7thEdition.UpperSaddleRiver:PearsonEducation,Inc,,p.90.其数据来源于:MckinlayJB,MckinlaySM.TheQuestionableContributionofMedicalMeasurestotheDeclineofMortalityintheUnitedStatesintheTwentiethCentury.TheMilbankMemorialFundQuarterly.HealthandSociety;55:-28.)

历史告诉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有效的医学干预手段(effectivemedicalintervention)通常是在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后才出现。很多知名的学者针对医疗服务(medicalcare)对健康贡献的研究结果是令人惊讶的——医疗服务对健康的贡献在10%左右,高一点的估计也不过是20%(McGovernetal,)。我们不是想渲染医学研究与实践不重要,相反,它极其重要和有价值。但认识医学与科学的局限性,也是重要的科学素养;认识到人类的无知与渺小,反而是我们获取智慧与力量的第一步。

医院,无处可去的患者在路边打吊瓶。

黄宇摄

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是,面对疾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征服”,然而,连很多人都不以为然的“流感”也从未被“征服”。两年前,一篇网络纪实红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记录了一名患者的经历。从吹风、“感冒流涕”,最终他也采用了这些天在疫情消息中多次被提及的“体外膜肺氧合”(简称ECMO)抢救,历时29天仍然撒手人寰的故事。事实上,严谨的研究显示中国每年流感相关超额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Influenza-associatedexcessrespiratorydeaths)是8.4万到9.2万(Lietal,),全球每年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influenza-associatedrespiratorydeaths)的估算是29万到65万(Iulianoetal,)。如果没有现在的新冠肺炎,恐怕很少有人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57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