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医科普猩红热这个ldquo捣蛋鬼

猩红热是个啥

最近,宝爸宝妈们可要小心了,又一个“捣蛋鬼”猩红热缠上了孩子们。

猩红热为A组β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季发病为多。

显微镜下的猩红热长这样

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创伤处或产道引起。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1~7日。猩红热病情轻重可因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表现为轻症病人。典型病人临床症状有以下四期:

1.潜伏期1~7日。猩红热病情轻重可因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表现为轻症病人。

2.前驱期:大多骤起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咽痛、扁桃体红肿,局部有灰尘白色点片状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年龄小的婴幼儿可发生谵妄和惊厥。

3.出疹期: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始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病程初期,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突起,称“杨莓舌”。

草莓舌

全身弥漫性发红,可见点状

红色皮疹

线状疹

口周苍白圈

杨梅舌

猩红热相关照片

多数情况下,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出诊顺序开始消退,2~3天内退尽,但重症者可持续5~7天甚至更久。

4.恢复期:退疹后一周内开始皮肤脱屑,皮疹旺盛者则脱屑多,面颈部为细屑,躯干四肢为小鳞片状,手掌足掌为大片状脱皮,大约经2-4周脱完,无色素沉着,如能早期正确治疗,出疹轻,可无明显脱屑。

猩红热的治疗

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特异性治疗首选青霉素,一般用药1天后发热消退,皮疹很快消失。治疗需足量使用青霉素10天,也可以选用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洁霉素、氯霉素等。

预防措施

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

1、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4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