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猩红热的预防
近期,我市部分小学出现了猩红热病例,猩红热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染病?它的症状有哪些?家庭和幼儿园如何进行预防呢?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节较多见。好发年龄为5--15岁。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皮肤脱屑为特征。
怎么判断幼儿患有猩红热?
1、幼儿一般生病前1—7天(平均2-3天)左右有猩红热病人的接触史。猩红热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
2、骤起高热持续性发热,可达39℃,重者可达40℃以上,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热的高低及热程均与皮疹的多寡及其消长相一致。
3、咽峡炎表现有咽痛,咽峡部充血并可覆有脓性分泌物,可先于皮疹出现。
4、皮疹发热后第2日开始发疹,始于耳后、颈及上胸部,24小时内迅速蔓及全身。典型皮疹是在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瘙痒。在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或因摩擦出血而呈紫红色线状,称为“线状疹”;颜面部仅有充血而无皮疹。皮疹多于48小时达高峰,继之依出疹顺序开始消退,2-3天内退尽。一般无色素沉着。
线状疹
猩红热典型皮疹
与发疹同时出现舌乳头肿胀,称“草莓舌”或“杨梅舌”。
草莓舌
5、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多在10-20×/L,中性粒细胞常在80%以上。
孩子患上猩红热,妈妈们应该怎么办?
1、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对发热患儿,38.5℃以上的可予布洛芬或泰诺等口服退热;38.5℃以下可多饮白开水、温水擦浴及退热贴应用等处理。家长应警惕高热引起惊厥。
3、饮食,嗓子痛时,应吃些稀饭、少油的食物,如粥、面汤、蛋汤、牛奶、碎菜等。要多喝水。
4、口腔保洁,因细菌多集中在咽部,口腔保洁很重要。年龄大的患儿,每次饭后或睡觉醒来时,用温盐水漱嗓子。年龄小的患儿,可予开喉剑或银尔通之类的喷剂喷喉。
5、皮肤的护理,出疹时患儿皮肤搔痒,不但影响患儿休息,如果抓破,还会引起皮肤感染。要将患儿的指甲剪短,用温水擦洗皮肤,帮助止痒。注意出疹时勿用肥皂。脱皮时不要用力搓或撕剥,以免皮肤损伤感染。
6、观察病情,注意发现并发症的象征。出疹期要注意患儿有无心慌、气短、脉搏加快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症心肌炎等。
猩红热的预防
1、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2、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寳浜摢瀹跺尰闄㈠ソ鍖椾含涓鍖婚櫌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