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传染病叫猩红热,别误以为感冒
文:李敏
本文为《九缘育儿》独家稿件,
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
我说几种疾病让大家看一看:流感、麻疹、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它们都来自于一个共同的“大家庭”,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对了,就是传染病!
在这些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大家注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或直接接触传染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以免被传染上哟!
我再说一种疾病:猩红热,可能好多宝爸宝妈们未曾听说过,它也是传染病大家庭中的一员,只不过因为发病率相对少些,所以容易被大家忽略哦,孩子不小心被传染上了猩红热,别误以为感冒发热,一定要按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让孩子尽快治愈。
4岁的鹏鹏昨天发烧了,体温39度,鹏鹏的妈妈以为是感冒,吃了一天感冒药,体温退了又反复,今天鹏鹏的身上突然起疹了!
整个面部红通通的,就口唇周围一圈没有发红,外观看好像有一道白色的圈,再看脖子、颈部、前胸、后背、肚子,这些部位的皮肤全部发红了,看上去就像喝醉了酒一样!
再细看皮肤潮红的地方,居然还有密密麻麻的像针尖大小一样的小丘疹!摸起来感觉有很多突起的“细刺儿”,一粒一粒的,像鸡皮疙瘩一样!天啦!这些皮疹还在从上往下蔓延,到今天下午已经到了会阴部、屁股、大腿,看这势头,估计连小腿、双脚都不能幸免!
红疹要在鹏鹏身上发个透!鹏鹏的妈妈着急了,连忙带着鹏鹏来到了我这儿,经过查体发现鹏鹏的舌头也明显充血发红,舌乳头弥漫性的突起,形似杨梅,两颗扁桃体又红又肿,表面还有一些白色的脓点,这可不是一般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结合鹏鹏皮疹的特点以及与发热的关系,考虑猩红热,经过治疗后鹏鹏的烧退了,皮疹也逐渐消退,后来出疹的部位出现了脱皮,咽部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回报: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确诊为猩红热。
我们在小患者鹏鹏身上形象的看到了猩红热的真面貌。下面大家跟我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其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细菌。猩红热的病原为革兰染色阳性的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猩红热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多见,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
典型猩红热临床表现有以下四期:
1
潜伏期
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为2-5天,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
2
前驱期
为1天左右,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38-40度,咽痛、扁桃体红肿,局部有灰白色点片状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伴恶心、呕吐、头痛等症。舌头的特点:起初舌体覆盖白苔,红肿的舌乳头突出白苔之外,以舌尖和舌前部边缘处明显,称“草莓舌”,2-3天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鲜牛肉色,乳头仍突起,称“杨梅舌”。
3
出疹期
大多在发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个别可延缓到2天以后。皮疹有些会痒但不剧烈。皮疹形态特点为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在此基础上密集分布针尖大小的丘疹,皮疹间无正常皮肤,皮疹压之褪色,腋窝、肘窝等皮肤褶皱处,形成紫红色线条,叫“帕氏线”。面部潮红,口唇周围相对苍白,称“环口苍白圈”。
4
恢复期
发病的第一周末开始出现皮肤脱屑,皮疹旺盛者脱屑多(90%病人有脱屑),面颈部为细屑,躯干四肢为小鳞片状,手掌足掌为大片状脱皮,大约经2-4周脱完,无色素沉着,如能早期正确治疗,且出疹少,可无明显脱屑。
首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注意:抗生素一定要足疗程!疗程一般7-10天,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则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
1、在猩红热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通过空气飞沫交叉感染
2、发现周围有猩红热患者时,避免让健康孩子与之接触,以免被传染
3、一经发现猩红热患儿,应尽快隔离并治疗,以免传染给周遭健康儿童
4、猩红热无相关疫苗可打,控制传染源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另外,健康儿童应勤洗手、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点击下方视频试看《儿科云课堂》
推荐阅读⊙宝宝红屁屁怎么办?
⊙宝宝生病,宝妈常问问题集锦
⊙教你解决儿童便秘之烦恼
⊙孩子误吞硬币怎么办?
⊙原创
一场因宝宝趴着睡觉引发的悲剧
点击“阅读原文”通过易学之道学习平台订阅育儿专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DSP广告投放运营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