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要小心这4种毫无征兆的疹子痘痘
随着深冬的到来,天气干燥,各种皮肤问题接踵而来。面对宝宝皮肤上突然长出来的“东西”,很多家长既恐慌又担心:
孩子莫名高烧后出一身疹子怎么破?
疹子来去匆匆,又是怎么一回事?
长一身水痘,到底要不要打水痘疫苗?
今天,跟大家一起来聊聊,如何度细心护理宝宝的皮肤。
1
幼儿急诊——“热退疹出”,非“热起疹出”
宝宝出生后第一次高热有可能是幼儿急疹。此病好发于7-13个月的婴幼儿,不是传染病。
先高热(体温>38.5℃,甚至可达40℃),发热期3~5天,多不伴有其他明显呼吸道表现,大约3天后体温骤降。同时,全身出现充血性粟粒疹,很快疹子遍及全身多处部位,没有明显痒感,再过3天,皮疹自行消退。
自限性疾病,对症治疗!
1.当体温>38.5℃时,服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多饮水。
2.如未合并细菌感染,出疹期间不需使用任何药物,可不使用抗生素!可以洗澡,可以出门,正常饮食等。
3.若发热时出疹,或高热时患儿精神状态较差、精神萎靡、抽搐时,必须带孩子来院就诊。
注意:发热时出疹,可能是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等传染病,也可能是发热时用药引起的药疹等。
2
麻疹——烧3天,出3天,消3天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其传染性很强,易感人群主要在6月~5岁小儿,传播方式主要为空气飞沫传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柯氏斑及全身斑丘疹。
预防关键:对易感者接种麻疹疫苗,提高其免疫力。
管理传染源
对麻疹患儿要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麻疹患者是此病唯一传染源,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呼吸道并发症者应延长到出疹后10天。易感的接触者检疫期为3周,并根据情况给予被动免疫。流行期间,儿童机构应加强检查,及时发现患者。
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或人多拥挤处,出入应戴口罩,无并发症的患儿在家中隔离,医院感染,患者住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半小时,医务人员需洗手,更换外衣或在室外间隔至少20分钟后再接触易感者。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我国规定初种年龄为生后8个月,因疫苗的免疫期为4~6年,故7岁时应复种一次。易感者若在接触病人2天内接种疫苗,则仍有可能预防麻疹发生或减轻病情。
被动免疫:对体弱多病儿和婴幼儿,未接受过麻疹预防接种者,若在接触麻疹5天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预防发病。若在接触麻疹5天后注射,则只能减轻症状,免疫有效期3-8周,以后还应采取主动免疫。
3
荨麻疹——来去匆匆,有剧烈痒感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没有传染性。身上出现的高出皮肤、外形不规整、红色且极痒的皮疹是荨麻疹,来得快去得快,反复发作。
抗过敏治疗,缓解瘙痒
1.涂抹外用药物效果并不理想,荨麻疹治疗首选抗过敏药物(仙特明、开瑞坦等),严重者需使用激素。
2.即使第二天荨麻疹消退了,也建议就医,寻找过敏原,确定治疗方案。
建议:荨麻疹来去匆匆,当宝宝出现荨麻疹时,建议家长及时拍照,医院,荨麻疹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寻找过敏原,彻底根除
荨麻疹的发病和痊愈速度很快,皮肤测试或血液检测,不一定能检测出引起宝宝荨麻疹的过敏原。因此,回忆出疹前2~3小时内宝宝的进食情况和接触史,可有效找到过敏原,日后尽可能回避。
4
水痘,典型的“四世同堂”:斑疹、丘疹、水疱、结痂
水痘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冬春季,主要多见于2-6岁的小朋友。患水痘宝宝的身体几乎会同时出现: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
绝大多数会有皮疹、瘙痒和发烧,严重水痘可引起皮肤感染、疤痕、肺炎等。宝宝会在约1-2周后病愈。
自限性疾病,加强护理
1.确诊后,要隔离宝宝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如果宝宝没有高热或其他不适,家长不需要惊慌,5~7天就会消退。
2.如果高热可服退热药,多喝水,注意休息;皮疹发痒,可使用抗组胺药物;若皮肤有破溃,可外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严重者需就医。
3.患水痘期间,可以使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清除细菌且缓解瘙痒。
4.如果宝宝出现严重咳嗽、高热不退等症状时,需要就诊。
注意:不要抓破水痘,有可能留下疤痕。水痘、麻疹、风疹属于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
水痘疫苗接种小常识
要不要接种?
由于水痘在学前机构及幼儿园盛行,接种疫苗可避免水痘大面积传播,减轻症状。
接种过疫苗,也有可能再出水痘,但是感染水痘后的症状就会轻很多,不伴高热。
如何接种?
常规接种推荐时间是1岁接种一次,4~6岁再加强一次,一共两次;4岁以上未曾接种者,可连续接种两次,时间间隔4周;已患过水痘者无需接种疫苗。
医院秉承“创医院、医院医院、打造新医院”的办院宗旨,全体医护人员致力于全心全意为抚州女性健康护航,医院建设成为一家高服务水平的“政府放心,百姓满意”医院。
联系咨询
—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