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又到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疾控专家教你

转自:中国医药报

作者:于娟

天气渐冷,以流行性感冒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进入了高发季节。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年11月(年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全国流行性感冒共发病例,死亡5例。

对特殊人群危害大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

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腺病毒感染等。

感染症状严重程度不同:

01

症状很轻

许多病原引起的症状是很轻的,属于自限性疾病,不用特殊的治疗,依靠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就能康复。

02

上呼吸道症状

部分病原仅引起上呼吸道症状,比如咽部、鼻部一些轻微症状,像咽痛、流鼻涕等等。

03

较重的症状

有些病原会引起比较重的症状,比如肺炎、支气管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

04

引发脑膜炎和心肌炎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像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还有患慢性疾病的人群,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以后危害相对较大,容易并发脑膜炎和心肌炎等疾病。

感染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公众通过对呼吸道传染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并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能够极大地降低呼吸道感染和发病的风险。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三种传播方式:

01

飞沫传播

指患者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喷出带有致病微生物的飞沫,飞沫可以直接把病原传染给他人。

02

空气传播

患者产生的飞沫核,在空气中可以长期漂浮存在,人们吸入含有飞沫核的空气后,就可能被传染。

03

接触传播

患者排出的病原污染了物品,健康人接触被污染物品也会感染。

预防感染这样做

接种疫苗最有效

目前我国已经将多种传染病纳入免疫规划项目,比如麻疹、风疹、百日咳、流脑等。

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自愿、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为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我国一般推荐孕妇、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及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为优先接种对象。

良好习惯防感染

1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度的体育锻炼。

2

勤洗手

勤洗手可以减少接触感染的风险。而且勤洗手是防止像流感这样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习惯,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之后,在就餐前或者接触污染的环境之后,要注意多洗手。

3

保持通风

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和良好的通风状态也非常重要。

4

戴口罩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要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如果有家庭成员需要照顾的,要尽量佩戴口罩。

5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注意要用纸巾、毛巾捂住口鼻,咳嗽或者打喷嚏之后要及时洗手,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鼻子、口腔等部位。

提醒

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应该主动地居家休息,到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呼吸道病原传染给其他人。如果症状比较重,医院就诊,获得有效的治疗。

文/《中国医药报》记者于娟

图/来源于网络

赞是一种共鸣

分享传递知识

“新华制药”官方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
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18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